第10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太行山上
卖菜时光
雪夜低语
盛有鸟儿的天地
云台赞
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力作
在梦想与现实杂交的土壤里垦殖
沁河滩,最后的芦苇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发太 / 似水流年
沁河滩,最后的芦苇荡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我的家乡在大集体的岁月里,农闲时除了上工程:打机井,挑河,修大寨田等,还有相当的闲散劳力。让这些劳力干什么,生产队的干部们选中了编苇席。

  编苇席本不是我们本村的产业,即便有会编的,整个生产队也只有寥寥几户,生产队就给这几户拿工分,请他们教。很快,编苇席就像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家家编,队队编,村村编。走进村子,街上满是捋苇的,破笢的;院子中、屋子里,满是编席的。苇、笢,填塞了村子的各个空间。

  编苇席先后要经过捋苇、破笢、择笢、碾笢、编织、扦席几道工序,劳动量相对于三夏和三秋,是轻多了。拉回了苇子,择去了苇叶,再按苇的粗细,分捆扎好,大的粗的方好编席。接下来便是破笢、择笢。会择的一过两三根,甚至整把整把地拉,不会择的一次一根还拉不净。择好了笢,就要到砥场去碾。碾笢推碌碡,不仅要力气,而且要技术,要使碌碡稳稳的,不颠簸,直直的,不下板,没有力气不行,两个人力气使不匀也不行。

  编席技术高的,整个劳动过程即充满了美。破笢时,看着一根根笢儿“刷刷刷”地从苇刷中分出,如同扯不断的蚕丝,又像小虫儿不停地向前蠕动爬行,真像一个魔术师在表演魔术。推碌碡碾笢是力气活儿,可有技术的人能踩在碌碡上,偌大的一个石头碌碡,随着他的脚掌缓缓前进,又缓缓后退,恰又似精彩的杂技表演。编席时,女人们拉过一把笢来,笢儿随着女人们的手指在女人们的怀里欢快的跳动着,犹如音乐大师们弹奏着优美的乐章,一会儿,在他们的身下就会出现一片白云来。劳动创造了生活,生活中充满了美。

  当然,编席是劳动,劳动就免不了吃苦受罪。破笢时小刀划破手,择笢、编织时刺儿扎进手,疼痛自不必说,编织起来连挑刺的工夫都没有,常常是到了大年初一,不论怎么忙也要歇一晌的时候,几个女人才面对面地坐在太阳下,你给我挑手上的刺,我给你挑手上的刺。大冬天碾笢,笢不喷水碾不好,喷了水,即便是热水,也很快结了冰。碾笢时冰渣就会粘到碌碡上,碾笢的人就这么推着冰碌碡。数九寒冬,开始感觉到碌碡是凉的,推一会儿感到手掌发烧,再推一会儿便麻木得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冰渣还常常将笢儿带起,清不及会把笢带乱,清不好刀刃似的笢儿会把手划破。碾完了笢回家,千万别烤手,要端盆儿热水,慢慢儿烫。手由麻而烧,由烧而疼,才有了正常的知觉。

  在20世纪70年代大集体时期,编苇席成了生产队的主要经济收入。哪一个生产队的劳动日工资上去上不去,主要看编席的多少。供销社专门设立了苇席收购站,使这一产业纳入了国家的计划经济。苇席的产量高了,本地的苇子不够用,整火车整火车的新疆笢运过来了。新疆笢和本地笢相比,皮儿薄色儿白,各生产队都抢着拉,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们还去拉过一次。生产队专门设立了奖励机制,一条四六席记一个劳动日,再奖励五分钱,比背锄头去地强多了,各个生产队的编苇席真可以说是热火朝天,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编苇席,在20世纪70年代,成了我们家乡的支柱产业。

  1983年,大集体散了,编苇席的产业也由集体转为个体,自买自产自销。后来,服装、造纸产业兴起,编苇席显得劳动量大而产值低,干家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

  在我们的家乡,在沁河滩上、在黄河滩上,曾经漫无边际的芦苇荡,在当年编苇席的岁月里最终消失。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