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实现粮食丰产的一项重要保障。近年来,温县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安排专项经费,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进行资金扶持,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了一批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谈起现代农业发展,市十次党代会代表、温县农科所所长薛世跃代表是内行。
薛世跃所在的温县农科所在短短十几年间,培育出了豫麦25号、国审豫麦41号、国审豫麦49号、国审豫麦58号、温麦18号、温麦19号6个品种。2008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温县考察的时候,专程考察参观了温县农科所。小小的县级农科所,取得了这么辉煌喜人的成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下一步工作规划,薛世跃认为,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成片区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完善良种繁育和农技、农机服务体系等;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开通温室大棚无线监控、自动化滴灌等多种农村信息应用,帮助实现精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以信息化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温县是‘四大怀药’的核心区,又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我们理应发展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根据报告的要求,努力工作,以更大的成绩向党献礼。”薛世跃自信地说。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