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矗立行业高端的动力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8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矗立行业高端的动力源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谈技术创新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世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朱氟多

  创新点燃激情,创新成就人生,创新改变生活,创新铸就未来。

  说起创新,年逾六旬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侃侃而谈,新词不断,言谈之中充满着特有的睿智。

  与记者相对而坐的老李,可真的不简单。他是一位40余年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者,是10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申报者。更重要的,他是一位有着60岁年龄、40岁心脏、20岁心态、热衷科技创新的人。

  刚一见面,老李就拉着记者的手,话语中带着自信,带着自豪,流露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年轻人特有的阳刚:英国有个氟多多,西班牙有个多多氟,咱们焦作有个多氟多。他说,多氟多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创新领先、发展势头强劲的无机氟化工领军企业,2010年5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0.6亿元,成为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十年发展,多氟多按照“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路线和方向,依靠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发展之路,占据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老李为何如此自豪,记者采访后得知,这是他穷其智力的结晶。

  原始创新,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老李说,多氟多开发研制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产品。比如我们把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和最轻的金属元素锂结合起来,自主研发出锂电池的电解质六氟磷酸锂,打破国外垄断,为国争了光。目前,多氟多拥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程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河南省科技成果11项,申报国家专利124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

  集成创新,全面提升国内氟化工整体装备水平。老李说,多氟多已全部掌握了世界上各种冰晶石生产工艺路线和方法,其中冰晶石、氟化铝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氟化工生产自动化控制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受到来自美国、俄国等国专家的一致好评。

  消化吸收再创新,赶超世界一流氟化工生产水平。老李说,多氟多积极同国内外科研院所沟通衔接,在作好自主创新、继承创新的同时,作好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多氟多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尤其令老李自豪的是,多氟多参与修订及制定标准,赢得世界无机氟化工的话语权。目前,国家无机氟化工的大多数产品标准、分析方法标准、标准样品、生产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由多氟多主持、修订。作为国家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多氟多研制的冰晶石、氟化铝等国家标准样品,已被推荐为ISO标准样品;主持制定冰晶石ISO国际标准,为我国在无机氟化工领域赢得了话语权。

  多氟多的自主创新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的一致认可。2010年,多氟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基于技术领先的自主创新管理》荣获第十六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近日,多氟多被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认定为“201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同时多氟多还被河南省科技厅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示范企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记者的采访,老李直言不讳,十年自主创新,多氟多从不敢忘记及时思考、总结:研发载体建设是自主创新的前提。多氟多高度重视研发载体建设。2010年,多氟多技术中心以规模、技术、创新、人才、专利、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成功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成为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组建了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可实验室。配置了先进的实验设备,拥有一套先进的、完整的具有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美国安捷伦公司的ICP-MS及气相色谱仪,德国蔡司扫描电镜,德国布鲁克的X-荧光分析仪等。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是关键。多氟多确定技术领先的发展思路,指引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技术攻关课题制,通过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2004年,多氟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的技术委员会,研究确定技术攻关课题和技术成果评审和奖励,加强技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项目实施和管理。制定了《科技攻关课题管理办法》,于2005年初实施了技术攻关课题制。课题完成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责任部门向技术委员会提交课题鉴定申请表。技术委员会即安排组织进行成果鉴定。课题达到预定目标并通过技术委员会鉴定的,多氟多将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进行奖励。近年来,公司每年用于技术创新奖励金额都在100万元以上。

  人才队伍建设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多氟多员工中博士6人,硕士20人,大专以上科技人员368人,占职工总数比例33%;从事研究开发人员138人,占职工总数比例12.2%。拥有国家无机盐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轻金属冶炼专业委员会氟化盐分会主任委员1人,组建了一支集产品研发、工程研究与设计、项目实施和组织管理于一体的多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梯队。

  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在战略。老李说,在未来的自主创新道路上,多氟多将更加注重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一院四所三窗口”的研发平台:建设多氟多化工研究设计院;氟化工研究所,锂电研究所,硅材料研究所和膜材料研究所;在北京、上海以及深圳三地建设研发窗口,为公司产业布局奠定科研优势和技术储备。更加注重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目前的3%提高到5%以上,保障充裕的经费条件。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送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建立博士和院士工作站,吸纳大量高科技人才。更加注重重点项目转化,围绕产业化目标,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加快实施1亿安时动力锂离子项目、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及六氟磷酸锂、电池级氟化锂、电子级氢氟酸、新硅烷法制多晶硅等项目,推动焦作乃至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创新,是多氟多的源动力。创新点燃激情,创新成就人生,创新改变生活,创新铸就未来。老李说,自主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途径,对多氟多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好处多多。如此之好事,要认真干,抓紧干,尽快把企业推向发展的新高度。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