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抢抓机遇求发展
打造“十分钟服务圈”
图片新闻
计生老人享受4368元政府奖励金
金秋助学 沁阳有爱
为了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百字新闻
三级联动成功化解一起多年积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助学 沁阳有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8月25日,沁阳市2011年首批“爱心基金”救助困难学生发放仪式上,一曲荡气回肠的《爱的奉献》让即将入学的173名寒门学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8月23日,沁阳市130名困难家庭子女每人领到了2000元的“金秋助学”助学金;8月19日,“沁阳有爱——回报社会”助学善款发放仪式让28位学子圆梦象牙塔;8月8日,至今仍较贫困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的家乡王曲乡北孔村拿出6000元为22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了该村“首届励志奖学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说。

  进入8月以来,一场又一场“爱心接力”在沁阳传递,覃怀大地爱如潮涌。

  感恩、感谢、感动……是这些天人们用得最多的词汇,一次又一次地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在爱的港湾勇敢地张起远航的风帆。

  “参加一次,感动一次,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真情助学的爱心行动,充分体现了全市上下对困难家庭、困难家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刚刚参加过“爱心基金”发放仪式的沁阳市委副书记毛文明深情地说。

  “能为家乡教育的发展献爱心、做实事是我们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河南永威集团董事长任太平在“爱心基金”发放仪式上动情地说。

  今年刚刚入驻沁阳的首家农村金融机构——江南村镇银行负责人申海军在得知“爱心基金”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后,主动联系该市民政部门,为今年考上大学的96名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捐助500元。

  一笔笔捐款温暖着寒门学子的求学之心,一颗颗爱心凝聚着沁阳市委、市政府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该市把涉及困难群体的“民生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从2005年起,由该市民政部门举办的救助困难学生“爱心基金”已经连续举办了7年,先后发放救助资金177.87万元,1723名困难家庭学生受到救助。继今年第一批对173名困难家庭学生的救助后,该市第二批救助活动也正在积极筹备中。

  与此同时,由该市总工会举办的“金秋助学”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累计筹集善款150万元,帮助近1000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圆了大学梦;由该市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举办的“沁阳有爱——回报社会”捐资助学活动也连续举办了五届,累计捐献助学善款150万元,400余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由此得已顺利完成学业。此外,该市开展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一系列助学活动,也正在践行着“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庄重承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今,在沁阳市,从机关到部门再到乡镇、村街,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地认识爱心助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共同关注困难群体、共同关心困难家庭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共筑爱心大厦。”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说。 (李太昭 张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