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聂楠)用树枝、树杈、秸秆等废料做原料生产高密度纤维板,去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30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人每人增收6000多元。这就是成立不过七八年、员工不过二三百人的奥森人造板有限公司交出的成绩单。
奥森公司将农林边脚料、次小薪材、农作物秸秆等原料变废为宝,采用新型环保工艺生产中高密度人造纤维板,并通过了ISO9001、14001、GB/TI8001体系认证。去年,该公司共销售人造板2655800张,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300万元,在国内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而且产品远销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生产纤维板需要大量的树枝、树杈、树根、秸秆等作为原材料,这些原材料长年由公司周边3000多农户提供,为周边农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途径。那么农民的收益又如何呢?负责收购原材料的师傅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平均收购价每吨380元计算,扣除成本、人工、运输等费用,农民每吨可从中获得收益80多元。通常情况下,每人每年平均向公司运送70吨至80吨原材料,累计年收入净增6000元左右。近年来,奥森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焦作市委、市政府先后授予奥森公司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纳税先进企业、河南省绿色建设示范基地等称号。
目前,该公司投资5.18亿元、年产22万立方米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的二期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投产初期产品35%对国内销售、65%将远销海外,年可创汇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