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侯 俊 乔 桥
近日,焦作供电公司电力调度班的年轻人再次来到位于修武县西北部的西村乡西村,为他们资助了11年的郭清锋送去了大学二年级所需的5000元学费。这个由21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凭借着对员工、对班组、对社会的爱而声名远播,被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班组。
爱员工:学习成就未来
调度班是一个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地方,该公司每年分配来的大学生,优先到调度班实习,虽然每年分配来的大学生多,但提拔或交流到其他部门的人员也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快速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不仅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调度,还会影响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调度班班长刘芳说。
为此,他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培训计划——不拘泥于培训,而是鼓励员工自主学习、结对子学习。除了建立三级培训网络,在安规、调规和调度业务技能方面开展标准化培训外,调度班还把生计、营销等部门的学习资料以及管理、财务等方面的书籍搬到班组内,让大家按照个人兴趣学习,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知识。
电力调度中心主任王国智说:“调度班给不了员工更多的帮助,却可以用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打牢职业道路的根基,这也是调度班关爱每一位员工的体现。”
学习途径多了、学习氛围浓了,员工的上进心也增强了,调度班呈现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氛围。
正是通过持续学习、不断进步,调度班走上管理岗位的员工也与日俱增。据了解,2000年以来,调度班共有35名员工走上了其他的管理岗位,其中13人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调度班前任班长刘涛,今年4月份被提拔为武陟县电业局总工程师。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感慨道:“调度班永远是我的‘娘家’。正是因为它的培养,我才能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爱班组:用实际行动回报调度班的培养
40岁出头的张群一脸的书生相,2009年以来,他已经连续编写了《接地故障分析》、《电力调度员培训手册》、《县调培训教案》三本专业书籍。
3年的时间里,除了值班,张群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编书中。问其缘由,他说:“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调度班对我的培养。”
“把调度班打造成真正的标杆班组,保持调度安全生产纪录,保证焦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调度班每一个员工不懈追求的目标。为此,他们精心整理了电网调度机构管理方面的资料,编写了实用性强、适用性广的《地市级电网调度机构管理制度手册》,并于去年12月18日正式出版。此后,他们又完善了10多个电网调度规定和技术准则,为全国地市级电网企业调度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
目前,该公司电力调度的安全纪录位于省公司调度系统第一名。为保持这一成绩,调度班的员工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开展应急反事故演练、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估等活动,按照事前评、事中落实、事后总结的工作模式,对重要设备检修和重大运行方式进行调整,使电网安全贯穿于全过程管理中。
爱社会:十年爱心接力在继续
今年4月初,焦作供电公司调度班荣获2010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特别奖的消息不胫而走。面对荣誉,调度班的所有成员都显得格外淡定:“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2000年8月份,焦作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前往修武县西村乡小学,给贫困儿童发放食物、衣服等物品。当时年仅9岁的郭清锋由于父亲在南方打工时失去了一只胳膊和双腿,造成了永久性残疾,母亲远走他乡,70岁的爷爷、奶奶既要照顾残疾的儿子,又要耕种两亩多地,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小清锋面临着辍学的境地。从那时起,调度班和郭清锋结下了不解之缘,并许下了资助小清锋直至大学毕业的郑重承诺。
这一帮就是11年。尽管调度班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资助郭清锋的行动却从来没有中断。如今,即将步入大学二年级的郭清锋双手接过凝聚着调度班所有员工爱心的5000元学费,他和爷爷、奶奶再一次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发挥出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前进的路。”电力调度中心党支部书记郑丽萍说,“有爱就有一切。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懂得回报,一定会收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