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志愿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们以青春的名义 践行志愿者的誓言
王旭:
服务大赛不言累
张伟:
爱太极练太极传太极
仝菲:甘做太极交流的桥梁
梁斐斐:
从城管走出的礼仪之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仝菲:甘做太极交流的桥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光远 实习生 杜 笠

  “前几届大赛由于没有招募到会西班牙语的志愿者,给赛事组织带来了不便。今年,他们几个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仝菲就是其中一员。”负责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志愿者招募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仝菲,这个目前就读于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旅游专业三年级的22岁焦作姑娘,说话间脸上常挂甜甜的微笑,看上去热情、朴素而大方,在得知大赛缺少像她这样的志愿者时,决然返回故乡,成为一名赛场翻译志愿者。

  真正让仝菲真切感受到此次参赛的自身价值,是赛事期间的几段小插曲。大赛开幕式当晚,参加完赛事欢迎宴会的西班牙团客人回到宾馆后发现随身携带的3个袋子不见了,里面放的是太极拳大师王西安给的学习太极拳的材料,这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得知情况的仝菲立即和迎宾馆取得了联系,最终找到了物品,送到客人下榻的酒店时已是深夜。8月21日晚上,几位来自西班牙的太极拳参赛者因为误了火车,错过了大赛检录时间和第一天的比赛。仝菲得到消息后,忙里忙外,为客人拿物品,帮助他们去同总裁判长协调参赛事宜,终于使来自远方的客人如愿参赛。那一刻,仝菲心里甜滋滋的。在采访中,恰遇那几位西班牙朋友,看到他们相遇的热络,临别的相拥,可以看出几天来的接触,彼此间已是朋友。对仝菲来说,有选择就有放弃。在此之前,仝菲并没有回国的打算,如果没有不当大赛志愿者,她今年暑期也许别有一番趣味,或者留在当地勤工俭学,或者去德国、法国旅游。“能成为一名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志愿者,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仝菲说。

  “虽然琐碎、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想到能用自己热情周到的服务,减轻外国朋友对焦作的陌生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国际交流作些贡献,真的很幸福。”仝菲坦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