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今日武陟/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县五个到位开展低保专项检查
大封镇打造“三亮”工程
图片新闻
小董乡磨庄村
食用菌种植成特色
嘉应观乡开展河道清理工作
西陶镇提升
计生管理员素质
图片新闻
圪垱店乡
念好优生“五字决”
武陟第二河务局涉水
安全宣传走进沿河村
县交警大队大力
推进客运隐患整治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董乡磨庄村
食用菌种植成特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通讯员王鹏)小董乡磨庄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引导农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村两委以食用菌种植为依托,先后成立了焦作市银江菇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武陟县裕丰菇业合作社,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懂科技、技能强、善经营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一村一品”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该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抓好好食用菌种植:一是培养学以致用的专业农民。通过开展培训,对培植专业农民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扶持,帮助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促进他们发展壮大。通过开展科技培训、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跟踪配套服务,让农民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及时掌握务农技能,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二是加快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组织有经验的种植户到外地考察,带回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原来食用菌种植的基础上,鼓励农民种植特色品种,种植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潜力大的品种,不仅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大面积推广,还显著的提高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能力。三是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的需要开展技术培训,有意识地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优质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自身优势,银江菇品合作社新上两条罐头生产线,把菌类食用品制成罐制品,专门生产食用菌罐制品,不仅延长了保鲜期,而且还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目前,磨庄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专业种植村,全村共有大棚160座,种植户达到200余户,各类食用菌总投料量达到4400余吨,100万袋,鲜品产量250吨,主要产品为白灵菇、香菇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及东南亚地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