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明莉) 为推进客运隐患整治行动顺利开展,武陟县交警大队以大队信息平台为载体,以科技信息化应用为切入点,切实加强科技装备的应用,提高民警的科技应用水平,增强交通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有效促进了客运隐患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加大科技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民警科技应用水平。在紧抓民警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该队结合城区中队、路面巡逻中队的岗位特点和实际,明确各岗位科技应用的标准和内容,重点对雷达测速仪、摄像机、数码相机、酒精测试仪、现场执法音像记录仪等现代化的警用装备操作技能重新进行了培训,保证民警能够熟练掌握并准确利用科技装备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严格道路管控,查处交通违法。全队充分利用超速监控设备、酒精测试仪等科技设备,加强对路面一线客运车辆的昼夜管控。行动中,大队全警动员强化科技装备使用,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除必要的值班和岗位需求人员留守外,其他民警全部到一线执勤。坚持把所有执勤装备都摆放在S104、S309、S233等主要路面上,充分利用超速监控设备、酒精测试仪等科技设备,加强路面一线客运车辆的昼夜管控。针对辖区交通规律,加大流动巡逻力度,采取流动巡逻与固定执勤的方式,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管控网络,严查超速、客车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涉牌涉证及农用车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特别是对酒后驾驶、农用车违法载人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全县形成严防、严管、严治、严惩高压态势。
建立信息查询比对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嫌疑车辆和驾驶证。结合“清网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大队要求车管民警在办理机动车、驾驶人各种业务时,对车主和驾驶人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进行核实,确保机动车、驾驶人数据的准确无误。同时,要求民警熟练掌握查询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被盗抢、在逃人员等重要公安业务数据,建立完善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比对的工作机制,民警在执法中发现的嫌疑车辆和驾驶证,及时利用通讯设备与车管所联系,进行快速查询,有问题的及时查处。
执法民警在专项行动中查处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系统数据采集规范要求,及时将违法信息录入系统,坚持“谁处罚、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要求民警规范、及时录入数据,按规定在48小时内将各类执法数据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按照规范执法活动要求,严格规定事故中队民警必须在24小时内将采集到的当日发生事故数据内容全部录入系统,并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确保每一起交通事故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对相关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出事故多发点段、时段和发生的规律,上报大队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