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吴谷丰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8月29日在民主党代表(党首)选举中击败对手,当选该党2009年9月执政以来的第三位代表。野田佳彦有望在30日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新首相。
分析人士认为,野田佳彦在菅直人迫于党内外压力无奈辞职的情况下出任新代表,面临严峻挑战,他既要全力消除党内派系间的不和,构建齐心协力的举党体制,也要与在野党建立合作关系,寻求破解在野党控制参议院的“扭曲国会”僵局,为民主党顺利执政扫清障碍。
选举战略奏效
民主党代表由该党国会议员投票选举产生,此次有投票权的共398人。根据规定,获得过半数的200张选票者胜出,如果无人获得足够选票,那么得票数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选举。
本次民主党代表选举候选人有5人,选票势必分散。为了能够顺利胜出,野田佳彦竞选班子制定了巧妙的选举战略:首先想方设法在第一轮投票中挤入前两名进入第二轮,之后争取获得首轮出局的3名候选人阵营的选票,力求在第二轮投票中取胜。
结果证明,野田佳彦阵营的选举策略相当奏效。第一轮投票的结果,野田佳彦获得102票跻身第二轮,而海江田万里得票143票。但第二轮,得到出局3名候选人阵营支持的野田佳彦赢得215票,远远高于177票的海江田万里,实现了大逆转。
分析人士认为,野田佳彦对于日元升值对策在内的政策主张、出色的演讲才能及对与在野党合作的积极态度等,都是其获胜的重要原因。
亟须实现党内和解
此次民主党代表选举是党内“反小泽派”和“亲小泽派”之间的角逐,而进入第二轮的野田佳彦和海江田万里正是代表了这两大派系。选举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两派间的“不和”,也给建立举党一致体制增加了难度。因此,实现党内和解、保持党内团结,是摆在新代表野田佳彦面前的首要课题。
野田佳彦虽然是“反小泽派”的急先锋,但他很清楚“亲小泽派”的力量。野田佳彦当选后表示将致力于消除民主党内的派别界限,并尽快建立全党齐心协力的体制。
分析人士指出,野田佳彦上任后应尽快打破“反小泽派”和“亲小泽派”的界限,淡化“反小泽派”色彩,妥善处理为小泽“平反”问题,诚心诚意地化解两派矛盾、实现党内和解。而且野田佳彦应在组建民主党新领导班子和新一届内阁时重用“亲小泽派”的人,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党内和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建立举党一致体制,凝聚各派人士的智慧,进而带领民主党走出困境。
与在野党合作
民主党付出了菅直人辞去首相职务的巨大代价,才得以在国会通过公债发行等三个法案。可见,在“扭曲国会”的状况下,如果在野党处处为难而不予合作,那么政府和执政党的处境是多么艰难。因此,如果野田佳彦当选首相,那么他必须寻求与在野党的合作,否则将难有作为。
野田佳彦早在参选民主党代表前就对与自民党、公明党组建大联合政权问题表明了积极态度。他在电视节目中直言,在“扭曲国会”的情况下,无论谁执掌政权,都必须考虑朝野政党进行合作问题。
然而,在野党自民党则对组建联合政权持否定态度。而且民主党内部反对意见强烈,大多数日本民众也表示反对。因此,组建大联合政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不过,野田佳彦可以选择在个别政策和法案上寻求与在野党合作的“部分联合”道路。自民党和公明党之所以在国会表决通过三个法案时投赞成票,是因为此前就民主党修改2009年众议院竞选纲领主要政策与民主党达成了协议。但是,民主党不少人反对修改主要政策并主张撕毁三党协议。野田佳彦则主张信守三党协议。他指出,如果撕毁三党协议,则无法破解“扭曲国会”困局。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与在野党进行“部分联合”也不易,但野田佳彦可以有所作为。
(新华社东京8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