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间最重是诚信
全市人口计生暨秋季生殖健康
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动员会召开
全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
及有关政策培训会在焦举行
图片新闻
郑汴洛焦旅游推广联盟到京推介
图片新闻
孙立坤会见台湾客商
市纪委监察局
市委组织部
市委统战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最重是诚信
——记居贫还债的沁阳市西向镇低保户靳小秀
  靳小秀经常翻阅那个塑料皮记账本,提醒自己不忘还账。 陈作华 摄
  主人公座右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没有人向她讨要债务——50多户债权人都知道她家的困难,并且有的债权人早已忘记那笔借款,有的根本不打算让她还。可是,她却历时十几年节衣缩食、居贫还债,再次大写了一个普普通通但却诚信守诺的怀川人。

  她,就是沁阳市西向镇五街64岁的低保户靳小秀。20多年来,靳小秀家祸事连连,以致负债累累,共计欠50多户14万多元。这些年来,她省吃俭用,艰难还债,已还了40多家共计7万多元借款。其诚信守诺的事迹在当地十里八乡传为佳话,并于2011年5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丈夫临终前留给她的是个欠债本

  靳小秀曾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她自己是民办教师,丈夫在西向镇电影放映队工作,两个儿子聪明听话,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小日子过得平静、和谐。

  然而自1988年起,这个家连遭不幸。当年8月的一天,17岁的大儿子去河里游泳,不幸溺水身亡。丈夫因此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又因打针感染落下疾病,还丢掉了工作。为给丈夫看病,靳小秀离开了讲台,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但丈夫的病情仍无好转。

  2000年,二儿子结婚,靳小秀借钱盖房、付彩礼,共计花了7万多元。谁知第二年,小家庭匆匆解体,靳小秀这才知道遇到了骗婚。

  2003年,靳小秀为二儿子娶了第二个媳妇,不料早产的孙子竟患先天性脑积水病。看着医院保育箱里九死一生的孩子,有人劝靳小秀放弃,可靳小秀不同意:“这是条命啊,俺全家就是不吃不喝也要给孩子看病。”之后,靳小秀送孙子到北京做手术,这又给家里增加了2万多元的债务。

  2004年,丈夫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经查,丈夫患了急性白血病,一天的治疗费高达1500元。2005年农历正月初二,丈夫在弥留之际拿出一个小本子,交代她家里还欠别人几十笔钱。丈夫说:“乡亲们在咱困难时伸手帮了咱,你以后要想办法还上,不能让人家说咱忘恩负义!”

  还账是她最开心的事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还债成了靳小秀生活的主题。

  14万多元的债务,对特困户靳小秀一家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还到哪年是个头,靳小秀不敢想,但她决意要一点一点地还。

  “这本子上记的是欠款,可俺要还的是恩情。做人要有良心,这些欠债不还上,俺心里不安。”靳小秀常常翻开那个产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皮笔记本,看看密密麻麻的记录,提醒和激励自己去完成丈夫的遗愿。

  为了还账,靳小秀全家节衣缩食。多年来,靳小秀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服,孙子、孙女穿的衣服也是别人家孩子穿剩下的,儿媳妇至今才买过3件新衣服,每件都不足百元。

  平日里,靳小秀连个冰糕也舍不得给孙子、孙女买。家里的小菜园就是全家吃菜的来源,馒头是她家唯一的零食。只有当儿子、儿媳从外地打工回来时,她才肯买几块钱的肉改善生活。

  靳小秀家每月有240元的低保费,可她从来没动用过,她将这些钱攒到年底,凑成整数用来还账。二儿子在外打工,每月除了留下200元的伙食费外,其余都交给母亲攒起来还账。为了节省开支,地里打药除草的事,年过六旬的靳小秀都要自己干。

  在没有农事和婚丧嫁娶人情来往的前提下,靳小秀家每月最大的开销就是20多元的电费和几十块钱的燃煤费。

  “3斤肉,5斤芹菜,1斤西红柿,1斤蘑菇……”这就是靳小秀家2011年春节的年货。

  对于靳小秀来说,最开心的事不是吃一次肉,而是在账本上的某一行借款后面写上“已还”两个字。

  到2010年年底,14万多元的债务已还了7万元。

  还账不凭借据凭良心

  2011年春节前,在外打工的儿子拿回了4000元工钱。没想到,这笔钱在分配时引起了争议。

  儿媳妇流着泪说:“这么多年,大人、孩子春节连个新衣裳都不添,今年咱少还点账,置点年货,给孩子们买几件新衣服,反正这些账人家也不催。”

  靳小秀却执意要将4000元钱全部用来还账。她说:“人家不催,咱也不能装糊涂,做人要凭良心。”于是,靳小秀让儿子骑车带着她上门还账。

  早在2000年,靳小秀的丈夫曾向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强借了1000元钱。2011年春节前的一天,当靳小秀把1000元钱送到陈国强家时,陈国强已想不起这件事,也不愿再收回这笔钱。他说:“你家困难,这钱俺不要了。”靳小秀说:“你不收下我心里不踏实,也对不起死去的丈夫。”无奈,陈国强只得收下。

  这一天,靳小秀还了3笔账。这3户人家都表示不要了,可靳小秀硬是把钱塞到了人家手里。

  可是,欠村里华都玻璃钢厂原厂长陈中旗的1万元,却成了靳小秀心上的一块石头。不是因为数额大,而是陈中旗本人已经去世。

  那是1999年,靳小秀家翻新房子,陈中旗知道靳小秀家困难,主动把1万元现金送给了在厂里食堂干活的靳小秀的丈夫,并且连借条也没让他写。

  去年9月的一天,靳小秀在街上遇见陈中旗,提起了这笔钱。可刚一张口,陈中旗就急了,反问道:“我开口要钱了?我催你了?这钱是我自愿帮助你家的,你就是给我我也不会要!”

  “如今,人家不在了,这人情已经没法报答了。”靳小秀遗憾地说。

  看着她艰难度日、咬牙还钱,特别是很多债主都表示不让还了,就有人劝她放弃还债,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点。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时,靳小秀都会说:“能还得上钱说明俺家是朝前走着呢,是越过越好了。”

  不久前,靳小秀应邀到洛阳参加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会,其间不少人为她的事迹所感动,纷纷向她伸出援手,共计为她捐款7900元。从洛阳回来,她没有给孙子、孙女带回一块糕点。她的想法是,把这钱凑成个整数,再还掉一笔借款。

  (靳小秀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