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三在基层”活动架起连心桥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服务窗口
中站区荣获“河南省优秀金融生态区”称号
中站区工业经济强势增长
龙翔街道财政所争创文明财政所
图片新闻
创新载体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
推行基层群众自治模式 实现计生工作转型提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狠抓项目建设 着力破解难题
中站区工业经济强势增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8月正值施工黄金时节,在淼雨饮品二期、鑫诚四期特种耐火材料、武钢焦作矿物流园区等各个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呈现出十分繁忙的热闹景象。

  今年年初以来,中站区以富民强区为中心任务,坚持项目支撑,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产业集聚,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西部工业城,使工业经济出现强势增长。

  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中站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8%,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出口创汇同比增长35.6%。

  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今年年初以来,该区以重大项目和产业招商为重点,形成了工业项目落地、投产、达产的顺畅机制,大力实施“8244”投资计划,着力抓好80个总投资200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41亿元;2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2%。在措施保障方面,该区着力做好“三抓”:一是抓招商。围绕“六大产业链”延伸和“五大产业园区”发展,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节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今年已引进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达52.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2亿元。二是抓建设。今年该区实施工业项目40个,已完成投资17.75亿元。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34个。截至目前,该区已连续举行3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先后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6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3个;已竣工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14.9亿元,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6.1亿元、利税3.5亿元。三是抓运作。该区积极运作了年产10万吨环保涂料、年产30万辆电动自行车、年产2000吨单晶硅切片、年产10万吨子午线轮胎用钢丝帘线、年产10万吨高档耐火材料、汽车三元催化器、年产12万吨石头造纸、年产500万平方米石头造地板砖等总投资102亿元的19个项目。一批批大项目的建设,拉动了该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以产业集聚带动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该区着力打造焦作市西部工业城这张品牌,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全方位服务工业集聚区发展,坚持把“投资到中站,事事都好办”的理念落到实处。目前,西部工业集聚区已入驻风神轮胎、合晶科技、多氟多等86家企业,工业项目共有121个,项目总投资351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338.14亿元、利税76.78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城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经济增速强劲的西部工业城。在工业集聚区管理权移交中站后,该区主动做好各项手续的接管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不脱节、不耽误;建立现有企业新建项目、续建项目、储备项目工作台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本台账和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议制度,逐项目、逐问题研究和解决;在工作中以保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切实做到农民失地不失居、不失利、不失业,让群众搬得走、住得好、有工作。截至目前,工业集聚区共安置1100户居民,较好地缓解了群众住房紧张的局面。

  该区在全市率先实行老龄人群补助政策,对全区农业人口、户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包括租赁土地)的男年龄在60岁以上、女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群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补助金;对失地农民实行农村低保政策,能保则保,不符合条件者则参照低保政策享受相应的待遇。 (张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