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不仅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甚至还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和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乙肝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一科肝病专家和宜超。
和宜超介绍,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患者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健康的人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的上述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HBV进入血液主要有以下5种途径:一是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而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二是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三是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能传播HBV。四是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共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均有可能感染HBV,而HBV可通过破损黏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五是理发店、美容院等公共场所也容易被HBV污染,如一些理发店的剃须刀消毒不彻底或根本不消毒,一旦将皮肤刮破,就很有可能感染HBV。
和宜超提醒,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增强个人卫生意识,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尤其要注意在理发、拔牙、针刺、文身等方面的卫生;其次,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对带血的污染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并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第三,注射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特别是新生儿),这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第四,防止性传播。 王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