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一次次把举步维艰的破碎机厂、通用机械厂、鑫群英公司和原市群英机械厂带出困境。
没有不赚钱的产品,只有不赚钱的企业。群英公司之所以陷入困境,不外乎经营理念与市场脱节、产品不适销对路、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等原因。群英公司一车间主任邱战国是个地地道道的老群英,他对此印象深刻:“产品卖不动,货款收不回,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停产、放假是正常现象,企业被工人们形象地称为‘三资企业’——五一、中秋、春节一年开3次工资,工人生活苦不堪言。”
咋办?群英公司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入手,先后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上,把原国有企业中的优秀管理经验保留下来,并增加灵活的激励机制,以“切块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工人的积极性。
何谓“切块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把企业划分为生产、技术、销售、行政等不同板块,采取大包干的方式,真正搞活分配制度。效果如何?“职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出现了订单抢着干、节假日加班干的局面。”邱战国说。
在此基础上,群英公司凭借老职工对企业的感情,请回了很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走访供应厂商,凭信誉和承诺取得供应厂商的理解和支持,重启生产;制定了以技术为中心、以销售为龙头的经营方针,举全公司之力推销售……
“销售人员不怕苦,就怕不兑现。改制后,公司对销售人员是一单一清,如果每年订单上了1000万,还能免评成为公司劳模呢!”1986年就进厂跑销售的尚玉环说。“机制理顺了,职工的心气顺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改制前,每年产值最高2200万元;改制后,一个月的合同量就能赶上一年的。”销售人员胡保国对此深有同感。
“销售公司的汽车已经换了好几茬,已经有私家车20多辆了。”如今仍每天坚持走路上下班的詹东平,如是笑言。
体制顺,一顺百顺;机制活,一活百活。据此,群英公司这个“生锈”了的庞大机器又被激活,开始顺利运转。改制当年,群英公司的销售收入就实现了同比翻番。2004年年底,群英公司为职工补齐欠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基本偿还了原企业所欠的遗留债务。
“在第一个三年计划期间(2003年至2005年),重获新生的群英公司基本步入了正常发展轨道。”詹东平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生活由贫困向小康的过渡,部分职工产生了小富即安的思想,那种激情创业的干劲淡化了。
如何实现从紧盯合同向对接市场转变,逼迫群英公司从温水煮青蛙的危险之舟上起跳? 改制不只是体制的变化,更大的是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实,早在改制之初,詹东平就提出了要勒紧裤带搞技改,努力开创企业工装设备新局面的目标。为此,群英公司先后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在2004年至2009年间,实现了生产设备的升级换代和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西厂搬迁扩建项目7000㎡新工房、办公楼暨西厂整体搬迁扩、苏蔺新厂区7000㎡成品仓库、新厂区一期5500㎡工房等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与此同时,直径160毫米落地镗铣床、自行设计制造直径5米×18米卧式车床、直径8米滚齿机、直径6.3米重型立车等生产设备先后完成安装投入使用……
思虑长远者,方能厚积薄发。时至今日,群英公司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技术改造已硕果累累:拥有豫北地区最大的多台大、精、稀设备及机械加工能力,并具备了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制造能力以及理化实验、计量检测、无孔探伤等检测手段,其机械加工制造能力早已步入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企业行列,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全部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种产品获得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九年浴火重生路带给了群英公司深刻的思考:不在对接市场中起跳,就在故步自封中死亡。”对此,詹东平坦言,在冶金、选矿机械行业,不仅需要为客户提供金属或非金属选矿、烧结、球团、石料破碎等设备,更要能为用户进行系统成套设备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制造、安装、调试等工程项目服务, 其运行设计有钢构、土建、安装等诸多环节。所以,完成了设计、生产,只是其产品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由此而言,在现代工程营销过程中,销售人员如果能把公司产品的构造原理、好于其他产品的优势讲解清楚,就更能打动客户,争取订单。“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更需要科技销售人员;销售技巧之外,更需要提出项目建设的解决方案。”詹东平如是向记者解释自己对市场销售的独特见解。
为此,群英公司采取成立项目部的方式,增加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灵活应对市场能力。同时重视引进设备制造、安装、维护等急需的大量技术人才。群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文华告诉记者,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每年都从各高校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并建起了大学生公寓。引进的大学生在单身之前,公司免费管吃管住。目前公司在册人员513人,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几乎占到了一半。
面对成绩,志向高远的詹东平告诉记者,在他心头始终萦绕着一个念头,挥之不去:“如何形成批量和标准化生产,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揽来啥活就干啥,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研发上下工夫。”
枯木逢春色欲华,群英枝盛待勃发。群英公司如一株有着50年树龄的老树,在经过9年浴火重生的超常发展后,已是春色盎然,芽长枝壮。“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依靠发展来解决。”
革故鼎新,成就了群英公司值得自豪的过去。那么,站在新起点上的群英人,又该如何筹划自己美好的未来?凭借一以贯之的大气魄、大思路,群英公司绘制了第四个“三年规划”: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从以销售为龙头向以技术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使企业实现运作的精益化;强化群英牌商标品牌,产品从大而全向专而精发展,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推进企业的专业化;通过思想的转变,把企业从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占据价值链高端;努力推进产品和装备的智能化,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