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越来越稳了,停电越来越少了,日子越过越舒坦了!”9月1日,温县韩郭作村村民韩向东的话里充满了对电力人的赞扬。如今,从去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已经成为温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五要一树”打造精品工程
“要质量、要进度、要安全、要效益、要精品、树标杆,项项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标杆工程。”这是温县供电公司总经理高庆祥对全体员工提出的工程建设总目标。
自己拔高目标,自己加大压力。温县供电公司以“五要一树”为抓手,建立了工程“包保”体系,实行工程项目“包保”责任制。围绕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工艺、监督、考核、审计、验收等方面,公司班子成员“包保”到所;机关部室“包保”到线;员工“包保”到村、到台区、到项目。所有工程项目全部“包保”到人,包保人对分包的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协调、服务,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承担责任。
同时,该公司还实施了日目标、日统计、日分析、日反馈、日考核、日奖罚“六个日”目标管理法。农网工程项目部把每个单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表格化,按照项目名称、责任人、总投资、设计标准、开工日期、安全管控、质量管控、技术管控、竣工日期、专项督导人等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每日汇总、点评。
此外,该公司在技术标准上做到“五准”,即现场方案定准、距离测准、设计图纸画准、材料清单核准、概预决算做准;在资料管理上,要求工程现状图、规划图、施工图、竣工图“四图”对应;在工程各个“节点”的衔接上,强化现场与设计的对接、设计与方案的对接、方案与材料的对接、材料与预算的对接、预算与决算的对接,确保工程每个环节都做到“无缝对接”,工艺质量精益求精。
“一项一审”打造阳光工程
“P15针式瓶工程清单上12只,现场实际用9只,剩下3只用到哪里了?”“因为工程忙,暂时放到了村电工家里。”日前,该公司工程审计监察员对已竣工的番田镇东小吴村四号台区工程开展“一项一审”。审计监察员当场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人当日下午将余料退回仓库。
加强问效问责,确保规范有序。该公司对工程项目实行“一事一审、一项一审、一审一评”,从投资立项、计划执行、合同签订、物资管理、工程结算、档案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审计跟踪问效、问责。针对每个单项工程,按照工程概况、审计事项、存在问题、整改建议,审计监察人员现场填写工程审计检查考核记录,对审计检查出的问题,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效果现场进行再次复核。
该公司层层签订工程目标责任书,设立了“进度奖”、“质量奖”、“无忧奖”、“安全流动红旗”等奖项,建立了“二不三丢四不论”农网工程绩效考核制度,对施工质量安全标兵奖励再多不心疼,对违纪违规的处罚再重不手软;对工程建设任务完不成者让其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资历深浅、贡献多少一律平等对待。
在工程即将竣工之际,该公司作出了“全面梳理、重点推进、完善到位、示范归档”的部署,全面开展工程“回头看”自查自纠活动,使各种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解决。
“三见面一邀请”打造和谐工程
今年5月份,改造线路穿过温泉镇王庄村一片山药地,为避免人工作业践踏山药苗,担负施工任务的工程项目部租来大型长臂吊车,远距离将30多根电杆栽入田间。尽管延误了施工时间,增加了工程费用,但在场的村民无不对电力企业人性化施工赞叹不已。
农网改造做到惠民不扰民,一直是温县供电公司坚持的原则。针对立杆架线过境、占地、赔青等问题,该公司在施工前都要采取“三见面一邀请”的办法,分别同当地乡政府负责人、村委会主任和业主户主见面,邀请三方到现场共同协商施工办法,让农民和当地政府参与到工程建设中。
处处营造氛围,项项打造精品。温县电业人在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作中,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