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良好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考验:随着通胀压力加大,企业持续增效难度增加;国家12次提高准备金率、5次加息,企业融资难问题仍较突出……如此条件下,我市经济运行能力是否还能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
现实的回答令人振奋。8月22日,从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2月份至7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分别为11.1%、13%、14%、14.7%、15.5%、17.8%,全市工业经济呈现逐月回升态势,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增长态势良好。
——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前7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增长16.1%,较年初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达到99.3%,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持续改善。1月份至6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4.3亿元、利润141.9亿元、利税2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19.1%、18%。其中,全市30强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5.4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36.4%。全市30高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49.4%。
——六大战略、四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前7个月,六大战略支撑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9%,比上月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8.5个百分点;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同比增长36.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前7个月,全市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前10位的行业累计同比增长16.6%,比年初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比年初提高3.4个百分点。
数字是枯燥的,却又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我市经济不仅继续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呈现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正朝着平稳提速的目标稳健前行。
喜中有忧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尤需警醒。在看到全市经济运行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国家宏观政策、我市自身产业结构、工业经济运行及生产要素市场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压力,以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我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支撑不足、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创新不多等一些突出问题,要在今后工作中积极应对,认真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在通胀压力下,增效困难。1月份至6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涨幅高于出厂价格指数3.5个百分点,继续挤压了企业的赢利空间。
毋庸置疑,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性约束趋于强化,肯定会使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而物价的上涨除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外,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被放大。
与此同时,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据调查,认为资金紧张的小型工业企业占到了41.7%。如此环境下,完成我市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的压力无疑会增大。
积极应对
驻足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奋力前行。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要继续加强对重要工业运行要素的保障协调,密切关注资金、土地等要素供求变化情况,检测分析各因素对工业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带来的制约和影响;加强对有色金属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检测,跟踪分析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运行情况,及时提供预测预警信息,积极研究应对措施,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服务,做好项目备案、核准和行业准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围绕优势产业链条延伸,积极做好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工作;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十大产业园、十大产业集群和11个工业重点产业行动计划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完成年建设目标;要抓好用电高峰电力供应和企业服务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