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主要内容。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组织部门要找准责任定位,落实讲话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创新推进举措,努力以自身的科学发展,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提供高效服务。
一、落实“建设学习型政党、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要求,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力
围绕培养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不断丰富教育培训的方式和内容,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创新培训平台。围绕高层理论、宏观政策、发展形势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定期举办学习讲坛,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讲学授课,为党员干部集中解析政策理论、分析重大形势、传授先进发展经验。加大与知名高校、先进地区的合作办班力度,积极探索干部境外培训模式,对党员干部进行专业化、高层次教育培训,促进干部思想解放、视野拓宽、思路更新、能力提升。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外出谋职、招商引资,使党员干部在经济一线、发展大潮中提高适应市场经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意识地把有潜力的干部放到关键岗位、艰苦环境和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第一线经受考验,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引导。建立党员干部能力考试考核制度,把党员干部的参加培训、学习情况、学习效果与评先表彰、提拔使用结合起来,激励促进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落实“五湖四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要求,改进识人选人机制,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
一是坚持标准树导向。把干部的德放在选人用人重要位置,使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政治上有进步,不仅要在才上有本事、工作上有成绩,还要在人品上有形象,从而更加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道德素养。二是科学考评选干部。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竞争性选拔的常态化与制度化,为能力强、品德好、作风正、群众公认的干部搭建脱颖而出的平台,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从用人机制上促进干部自觉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强化监督严管理。建立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责任制,严肃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营造公道正派、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切实把“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落到实处。
三、落实“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求,完善引才用才措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
一是优化环境引进人才。大力实施“对接引才”,依托高新企业、重大项目,加大紧缺型、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实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策略,对愿意为我服务、愿意到境内创业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经济上给予实惠、在政治上给予地位,以优良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形成群贤毕至的良好局面。二是灵活方式育优人才。举办名家论坛、企业家沙龙、专题讲座等,增强企业经管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经营管理素质。积极选派党政人才到高校充电深造,全面提升党政管理者把握形势、驾驭全局、科学发展的能力。对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促进人才辈出。三要关爱激励用好人才。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施展才华提供最有力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艰苦行业流动、到发展一线建功、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展,促进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落实“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抓两头促中间,提高基层组织整体水平。广泛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培育典型、树立样板,引导各级基层组织、广大党员比学赶超争先进。大力实施后进村集中整治活动,促进后进村转化升级。积极实施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活动,促进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发展。适应生产方式多样化、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新形势,加快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步伐,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升党组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领导力。二是抓载体显作用,提高基层组织服务成效。广泛开展基层党员干部“设岗定责”、“承诺服务”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积极开展党员创业技能培训、基层干部集中轮训活动,使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有方法、办事有能力、服务发展有本领。建立各类党员干部便民服务站,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解难题。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农户”、“支部+基地+农户”等党、群、经济组织三结合党建模式,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抓管理求规范,提高基层组织运行质量。探索建立以“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一定三有”管理机制,使农村干部工作有压力、干事有动力、服务群众有激情。认真抓好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大力推行农村资产、资源、资金代理服务制,促进农村干部廉洁自律、用权为民。实行“村民评党员”、“群众评干部”等制度,增进党员干部民本意识,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建立以“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决策运行机制,并将“四议两公开”制度向机关、企业拓展,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推动基层组织各项工作科学高效运行,促进基层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系武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