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
焦作市教育质量奖获奖单位及个人的决定
突出贡献奖一等奖获得者风采展示
2011年度焦作市教育质量奖获奖单位及个人名单
提升发展质量 打造强市教育
教育质量奖获奖名校风采展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质量奖获奖名校风采展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近两年来,温县一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跨越、大提升。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校长朱瑞晨提出“抓住了高一就抓住了高中,抓住了高二就抓住了高考,抓住了高三就抓住了人生”、“校长的根在课堂,只要根不断,学校这棵大树就会枝繁叶茂”等教育教学理念。实行“师生同考”,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提升教学基本功,锻炼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落实有效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落实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星级评价”制度,对星级教师大力表彰,充分发挥星级教师的带动作用。设立“优秀师生”奖励,对励志班“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进行专项奖励。

  近年来,焦作一中锐意创新、大胆改革,秉承“坚持科学发展,升华名校品牌”的思路,高擎质量大旗,教育教学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高考成绩不断攀升,连续五年本科上线在70%以上,五次荣获焦作市教育质量一等奖和突出贡献奖,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受到市政府的通报表彰。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有10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有7人摘取焦作市文理科状元桂冠,300余人获得高考报送和自主招生资格,600多人因特色教育、学科竞赛获得高考加分。

  面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办学,牢牢抓住质量提升这个旋律,力争在2012年的高考中,一、二、三本的上线比率较2011年全面提升,并在名校升学方面有明显提高。再经两年的努力,实现一本上线率在25%以上、二本上线率在65%以上、三本上线率在90%以上的目标。

  武陟一中“学习衡中,创先争优”,以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焦作市发展最快、教学业绩最优的省级示范性高中。2006年以来,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338人,二本线以上1361人、三本线以上2311人,特长生上本科线191人,一本、二本、三本上线数、增长率均居全市之首,创下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最佳成绩。

  人本化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人为本,学为纲”的办学理念,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成就每个学生”,实施“办名校,出名师,育名人”的名师名校战略,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积极创设“环境育人”的大氛围,涵养大气,成就大家。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学校以“教师潜心教学,学生用心学习,全面提高质量”为目标,采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豫北名校。

  学校严格落实“精细化、责任制”管理思想,大力推进“生本教育”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高考,应届一本上线人数达到142人,较去年增加140.7%;三本以上上线率达到87.84%,位居焦作第一。

  构建沁阳一中的“生本课堂”模式。成功举办全国生本教育现场会。通过举办科研沙龙等活动,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师资的最优化。强化特长教育,打造焦作市特长生教育基地。面对未来,全体沁中人将再接再励,奋勇争先,努力将沁阳一中建设成为管理高水平、师生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的现代化名校,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为沁阳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助力添彩!

  焦作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由原焦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焦作建筑经济学校、焦作市女子中专、焦作艺术学校组建而成。合并一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办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紧紧围绕“狠抓内涵建设,积蓄发展实力”中心任务,把教育质量提升作为学校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长抓不懈。建立了《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从道德规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和就业与升学五个方面作了相应的要求,出台了保障教学质量的八项工作措施。制定了未来三年的质量目标:到2014年,在校生人数将达到5500人,学生巩固率达到95﹪,对口升学率达到90﹪。如今占地57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2013年将全面启动使用。

  沁阳市永威学校 学校落实“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长年赛课、评课,狠抓“四清”,推进课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继续大幅度提高,走出了一条优质高效之路。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以规范课堂教学为载体,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每月“三个文明”、“四好学生”评比,每天纪律、卫生、广播操评比;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从写好字、走好路、吃好饭、睡好觉入手,强抓习惯养成;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武陟县宁郭镇张庄中学 2003年,“远学洋思,近学张庄”轰动了武陟县教育界;2006年首届教育质量年,张庄初中中考优秀率除语文、物理第二外,其余各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2007年至今,张庄初中中考各科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一;今年,全市初中教育质量评比又位居全市第二。“习惯影响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校训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向上,张庄初中把“培养良好习惯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使学校从一所农村薄弱初中发展到质量一流的初中,靠的就是艰苦创业、养成教育和改革创新这“三大法宝”。

  温县育才中学 2011年,学校在全市初一、初二学业水平测试及中招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打造高效课堂,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坚持科研兴校,重点推行“课时三段”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达到“生动、灵活、充实、高效”的目标;推行“分组围坐”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品质。打造高效课堂,以精细管理为主线,结合实际制定了教学工作“七认真”和“十要求”制度。以激发需求为根本,把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以古今励志故事、典故、诗词、名言为内容,开展“树光辉榜样、立宏远志向”活动;以学生中的先进个人、先进事迹为典型,以点带面打造积极进取的校风、班风、学风。

  马村区实验学校 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秉承“为终身发展服务,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深化办学特色,打造精品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先后获得“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马村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中招成绩尤其突出,2008年,49名学生被焦作一中录取;2009年,53名学生被焦作一中录取;2010年,67名学生被焦作一中录取;2011年,73名学生被焦作一中录取;2010、2011年连续两年焦作一中升学率位居焦作市第一,受到了马村区政府通令嘉奖。

  修武县实验中学 学校始终高举质量大旗,以学生为本,把教师队伍建设当做重中之重,从铸师魂、强师德、提师能、练内功入手,不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弘扬团队精神,使广大教职工投身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校领导视质量为生命,坚持听课、评课,亲自辅导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提倡教师对课标准确把握、对教材深入钻研,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通过改革教师评价方式、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强化常态课研讨、实施“塑师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中站区许衡中学 短短几年间,就以其骄人的教育教学成绩震惊了焦作、河南和全国许许多多的学校,被国内教育界权威誉为“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素质教育的典范和教育创新的楷模”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史上的三大奇迹之一”。办学经验及特点:一是励志立根。始终把理想和志向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作为该校学生入校的第一课。二是读书成习。大力倡导读书,校长带头,想方设法为教师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创造条件。三是名师引领。注重邀请国内教育界的名家到校指导,使师生直接学习到鲜活的经验与方法。四是务实教研。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确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扎实集体备课,发扬团队精神。

  焦作市第十八中学 学校紧紧围绕“发展、创新、优质、和谐”大局,本着抓管理、创一流、促质量、办特色的办学思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中招考试考上省示范性高中220人,其中焦作一中89人、焦作十一中131人,居全市第一;2011年,中考再创佳绩,焦作一中上线101人,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学校提出了“共同创造、共同承担、共同分享”的管理思想,把学校的利益和每个教师的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个教师以学校的兴、衰为荣、耻。以教科研活动为抓手,有效构建高效课堂。探索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案重构以及白板下合作生成的课堂模式,实现课堂“四效”,即课堂时间有效、教学方法见效、传授知识实效、课堂模式高效。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 学校强化质量意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成绩放在首位。采取请专家讲学,教研员听课、评课,外出学习,结对帮扶等措施提高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发扬踏实、奉献的优良传统。各种评优评先、晋级、晋职大力向一线教师倾斜,行政领导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师排忧解难,使教师把精力用在教学上。抓学生管理。从行政领导、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抓班风、抓学习小组、抓问题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成绩提高。立足常规,细化管理。落实集体备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分层次布置作业,搞好教学质量分析。

  孟州市实验中学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理念,以“勤学、善思、明理、笃行”为校训,形成“唯一必夺,唯冠必争”的校风、“敬业、爱生、创新、奉献”的教风和“爱校、守纪、勤奋、博学”的学风。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教研教改,打造高效课堂。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窗口学校、绿色学校、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博爱县群英中学 学校秉承“培养能够自主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人”的办学理念,以“诚信、励志、慎思、创新”为校训,以“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行领导分管年级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立并运用“五步释疑”教学法打造高效课堂,抓名师工程,建一流学校,努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现代化”的全市知名品牌名校。2007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连年中招一中上线稳居全县榜首。2011年中招考试,全县前20名该校占15名,前50名占29名,前300名占109名,上线共达185名,再创历史新高。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