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8月12日,隐藏在武陟县乔庙乡张寨村学校内的2家生产辣条的黑作坊,经群众举报后被端掉。焦作市实施食品安全有奖举报20天来,受理群众投诉10起,已查办9起。群众们说:“大家都行动起来了,假冒伪劣食品就没有市场和藏身之地了。”
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群防群控是一块短板。焦作市对症下药,补齐短板,编织群防群控网络,广大群众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角。
8月8月,为调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我市开通了举报受理平台,向社会公布了9家单位的电话、电子邮箱。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将拿出100万元,专项奖励食品安全举报。
在焦作日报社家属院门口,张贴着一张由焦作市政府颁发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通告,上面清楚地写着可举报的12项内容,9家受理举报单位的电话、电子邮箱和举报奖励标准。六号院居民秦菊梅说:“过去发现了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不知道到哪里举报投诉,积极性也不高。现在好了,哪些事该举报,到哪儿举报,受理单位的电话、电子邮箱写得明明白白,举报还有重奖。”
在我市每一个乡镇、村庄和社区,都能看到这样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通告,全市共印发张贴通告1.5万份。
让有奖举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关键。我市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连续刊登、播发通告和举报电话,并制作成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公益广告长期播出。
市县两级食安办还以乡镇、村庄和街道、社区为依托,明确专人负责,健全了食品安全群众举报投诉网络,形成了上下贯通、路路畅通的食品安全举报绿色通道。
为了筑牢群众思想上食品安全的堤防,我市采取发放宣传单、印发食品安全手册、发布消费警示等方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今年6月,市工商、质监等23个单位,组成食品安全流动宣传车队,深入全市乡镇办事处、村街、社区、学校开展宣教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增强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群众们说:“食品安全连着你我他,以后发现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事,决不会坐视不管了。”
实施有奖举报制度以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受理平台接到电话、网络、信件举报投诉201件,已经查处144件。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成了过街老鼠,有8家隐藏很深的黑窝点被捣毁,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