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00人参与),84%的受访者关注刘翔在大邱田径世锦赛上的表现;74.2%的人对刘翔的表现持“欣赏”态度。受访者中,“80后”占38.6%,“70后”占34.6%;64.8%的人正在关注大邱田径世锦赛。
79.7%的人肯定刘翔赛后表现出的素质和气度
在经历偶像刘翔2008年纽约田径大奖赛和北京奥运会两次退赛的失落之后,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留言说,“刘翔才是真正的王者”、“在淡定面前,一切荣誉都是浮云”……
调查显示,79.7%的人肯定刘翔赛后表现出的素质和气度。54%的人认为刘翔的“看淡得失”值得当前年轻人学习,其次是“宽容对手”(50.3%),39%的人选择“谦和”。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讲师苏美妮认为,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认为体育竞技要展示的不仅是人的健康和力量之美,还应展现人性之美。刘翔在冲突面前,表现出的释然与气度,就体现出这种人性之美,回归了体育最初的精神。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正逐渐被人们遗忘,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很多人都疯狂地追逐第一。
如今,不少人将刘翔的平静与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浮躁心态对比,认为得失心过重已成当下青年的通病。调查中,92.9%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认同。其中,56.5%的人感觉这样的年轻人“非常多”。仅0.4%的人明确表示“几乎没有”。
41.9%的人确信得失心过重难成功
对于很多年轻人得失心重的原因,调查中,81.7%的人首选“整个社会急功近利”;61%的人认为原因是“一些规则逼得人们不得不看重得失”;53.1%的人将原因归结为“成功标准单一化”;51.1%的人选择“社会竞争激烈”;37.4%的人觉得很多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促使得失心重。
民意中国网一名网友留言说,其实大家都知道得失心太重不好,但一些客观原因逼得大家不得不看重得失。当身边的人都浮躁时,本来心平气和的人也难免落俗。如此循环,整个社会的人都患得患失。
调查发现,超过四成受访者(41.9%)确信,得失心过重的人难以成功。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董海军认为,刘翔此次赛后表现,对于青年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刘翔的表现教会年轻人在竞争中,有些事情能争取就争取,出现意外也别总是怨天尤人,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就像刘翔那样,赛后还开个玩笑说“我和你手牵手跑到终点”。这种胸怀才是“中国气度”,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而一个人要有淡然、豁达的气度,前提是要有实力。但现在社会过多地强调运气因素,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浮躁,忽视锻炼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刘翔有夺金实力与他赛前多年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中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