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和厂商的限制,京城车市销量的萎缩,不少经销商的库存已触及到所能承受的底线,而随着“金九银十”冲量季节的到来,经销商将面临高库存的风险,并在今年年底前经历长期的消化库存过程。
提前备货冲量
在经历了七八月份的销售淡季后,京城的汽车经销商纷纷在加大促销力度的同时,开始频繁进车以提高库存储备。
记者在市场采访时了解到,自今年年初以来,京城的汽车经销商平均每月的销量维持在50辆左右,但目前的各家库存量都已超过100辆,库存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自主压力显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在7月份环比回落18%,成为表现最差的品牌。7月份产量继续大于销量,库存处于继续上升之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库存比例在8月份就已接近1∶1.5,库存周期已经达到了45天的上限,而其他规模较小的自主品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更是无法想象。
“如果在过去,这些库存并不算多,但在今年销售业绩不佳、下滑过快的背景下,自主车型很难消化掉,只能越存越多。”一位自主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如是说。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销售成绩不佳,同比下滑6.92%,是各车系中下滑最大的。
蓝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