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王小明
她199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中站区唯一的少数民族小学工作,为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着宝贵的青春年华;她工作勤勤恳恳,教学成绩优异,所教的班级成绩多次名列前茅,曾经3次被评为中站区优秀教师。中站区造店回民学校教师马珂以高度的责任心,默默奉献,使自己的青春年华更加绚丽多彩。
马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反复对比筛选教法,直到满意为止。在教《兰兰过桥》这一课时,正确流利地读完课文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她引导学生作充分预习,采用了同桌之间每人读一段、小组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多遍朗读,通过欣赏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桥的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另外,她设计了造句、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
作为班主任,马珂深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能重新塑造一个生命的奇迹。班里转来了一个孩子程某,天天完不成作业,每次还能编出不写作业的谎言。针对这种情况,她首先在生活上多关心程某,拉近心理距离,努力走进他的心灵。经过多次不断努力,慢慢地,程某变得爱学习了,并改正了爱撒谎的毛病,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均由原来的50多分上升到了80多分。班里的学生小红活泼可爱,可有一段时间却欲欲寡欢。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她得知小红的父母离异,小红和爸爸一起生活。突然失去了母爱,小红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于是,马珂把小红带回家,给她梳头、洗澡,从生活和学习上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乐在杏坛勤耕耘。近年来,马珂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她所撰写的论文《教学生懂得爱,让学生爱他人》在报纸上发表,论文《以读为本,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在市教育年会上交流发表,所说的课荣获中站区小学语文说课二等奖,承担的课题《激发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荣获中站区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她还多次荣获国家级读书征文活动优秀辅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