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陈新荣
记者在马村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区顺利实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覆盖”。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从“全覆盖”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为全市广泛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在马村区总工会,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目前,该区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283家,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企业283家,覆盖职工15340人,其中单独签订工资集体协议89家,覆盖职工7591人;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协议2份,覆盖企业38家,覆盖职工4945人;签订区域工资集体协议7份,覆盖企业245家,覆盖职工10395人;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制率达100%。
认识到位 重视到位
全市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大会召开后,马村区总工会立即行动,先后召开了工会领导班子会议和各街道、区直企业、系统工会主席会议,学习贯彻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大会会议精神,同时积极向区委、区政府认真汇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杨火星为组长、副区长刘兴刚等为副组长、区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全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3月份召开了马村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大会,全面拉开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序幕。
统一部署 建立机制
马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出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见》的基础上,专门要求各区直、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加强对工资集体协商的领导,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企业积极推进,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并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将工资协商工作的实施情况纳入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规定凡应开展而未开展此项工作的企业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企业党组织、经营者和工会等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参加区级以上先进的评选。
与此同时,根据马村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该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成员单位都将全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今年共同推进的主要任务,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制订了各自的推进工作计划,并定期深入工作难度较大的企业进行调研督察。该区总工会和劳动部门建立了信息互通制度,定期对工资集体协商推进情况进行通报,解决好在工资集体协商中遇到的问题。
夯实基础 狠抓落实
该区从相关部门抽调一批骨干人员组成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小组,由区总工会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并于4月份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6月份,由该区总工会、人社局、工信局三方组成的联合督导检查组利用10多天时间,深入全区50多家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督导、检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签订的工资集体协商文本等方式,对企业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行督导。
该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全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