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变促发展
□覃 云
(一)覃怀办事处位于我市市区东南部,地处我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辖区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61亩,下辖5个居委会、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有常住人口3万余人。
覃怀办事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交通、信息和产业优势。沁阳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区和沁南产业集聚区位于办事处中心地带,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信息快捷,能源充足。
近年来,覃怀办事处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四化目标,强力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活市、人才兴沁、环境赢商”四大战略,社会各方面事业飞速发展,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二)多年来,由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制体制制度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的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必须正视存在的这些现实问题。
一是人浮于事现象严重。有人戏称公务员是当今最后一个“铁饭碗”,所以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人来挤“考公”这座独木桥。
二是办事处职能没有及时转变。随着农业税免征,办事处催粮要款的工作没有了,主要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却远远没有到位。
三是行政权力和服务能力处于弱化趋势。一方面随着行政管理不断系统化和规范化,办事处部分管理和调控权被归整上划,逐步形成大区域化、集约化的管理调控模式;另一方面,办事处的职能站所能进行调控并发挥职责作用的也所剩无几,大多单位都已实行或准备实行上划管理。这些部门单位大多实行双向垂直管理,办事处大多难以对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实施有效管理,极大地削弱了办事处调控自身的能力和发挥服务的功能。
四是在经济薄弱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尤其在以党建促经济发展的力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本身存在文化水平、政策水平、致富能力不强等比较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经济薄弱村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没有办公经费,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一些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进展。
五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经济薄弱的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小,经济承载能力差。经济薄弱村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城镇化水平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村与村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我们认为必须从领导方式的三个转变做起。
首先,干部职能要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办事处干部的领导方式、方法要做到“三个延伸”:一要从“经验型”向“知识型”延伸。要彻底突破传统经验的束缚,甘做小学生,从头开始,精通一两门农村实用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农村发展变化的趋势。二要从“守摊型”向“创新型”干部延伸。要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观念,放下架子,敢闯敢试,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使创新的意识在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中创造价值。三要从“行政命令型”向“依法服务型”延伸。要淡化任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多为农民服务,多为企业服务,多为经济发展服务,把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功能性服务。
其次,行政理念要由“管、收、批”向“扶、帮、助”转变。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越位政府机构转变为“扶、帮、助”的服务型补位政府机构,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只有想方设法为农民服务,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农村富裕了,我们的基层政权才会被农民拥戴,才会稳固,农村的诸多问题才会好解决。具体要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群众的意志统一到党的意志上来;强化信息支持,致力于捕捉、传输经济信息,利用信息的组织引导作用,有效地引导群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下转二版)
领导转变是关键
秦平
覃云的文章实事求是地梳理了当前制约覃怀发展的五个方面的问题,率真坦荡,不表功,不忌短,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有针对性地总结出近年来推动覃怀发展的领导方式转变的经验,更是令人叹服。
近年来,关于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上下共识的热门话题。这两个转变,领导转变是关键。领导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
领导方式转变表示领导的思想观念要转变,要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由施政于民变为问政于民。“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对世情冷暖感受最深,对发展当中的深层次问题感受最直接。对什么该转,怎样转,最有发言权。
领导方式转变表示行政理念要转变,要由指挥型向服务性转变,要做经济发展的引导员,服务员和组织者。行政理念的转变必将解放企业的手脚,经济结构转变,更增强了科学性。
领导方式转变最重要是领导作风的转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讲“干”,讲“实”,讲“效”,讲“廉”,要取信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毛泽东同志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作风转变必然带来经济转型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人民群众的拥戴和信任。领导方式的转变不仅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必将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