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
崇尚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古训,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也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经验之谈。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人的素质和力量。
而法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作为法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如何抵挡社会不良习气的侵扰,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历来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对法官而言,通过阅读,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和信息,直接影响个人成长,影响司法的水平和法治的进步。
身为一名法官,不是简单熟记几个法条就能胜任审判工作。法官既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知识,还要具备群众工作、化解矛盾、案结事了的能力。因此,法官应当勤读书,不断为自己“充电”。
身为一名法官,要把读书学习与加强政德修养联系起来,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吸取精神食粮、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切实经受住各种考验。
读书与学习是法官追求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法官要合理安排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自觉做到戒花色之酒、饮清净之茶、读圣贤之书,静心阅读,审慎思考。
读书与学习是法官终身需要秉持的生活态度。大学毕业不一定就有“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把文凭变为水平,把知识变为能力,每个法官要走的路都还很长。
作为法官不仅要把读书当做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也要把读书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
办案之余,闲暇之时,捧一本书,品一杯香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