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微博一周
8月份我省CPI同比上涨6.3%
我省多措并举围剿地沟油
为何“儿子闯祸,爸爸受过”
铁路推出三项便民利民新举措
中国在达沃斯亮援欧底牌
柠檬汁人生观
草丛天籁
原创文学
电视视角 时代脉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丛天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杨清喜

  沉甸甸的秋天,雨也是沉甸甸地下着。夜深了,万籁俱寂,可有一种生灵却不住地叫着。房前屋后的草丛里,不断地发出好像“曲曲曲曲曲”又似“唧唧唧唧唧”的声音。那叫声有高有低,有远有近,一声接一声,声声不息,无休无止,没有倦怠,以致于叫声连成阵势。这阵势,淹没了淅淅沥沥的雨声,穿过沉沉的夜色,入耳声声,阵阵入耳。

  我知道,这叫声来自于草丛里的一种小生灵。在豫西南宛地称其为“秋虫”的生物,古文里的《促织》,现在的人们唤“蟋蟀”,也叫“蛐蛐”。笔者之意,还是喜欢称它为蛐蛐。因为,这个称谓的发音,接近于这种生灵的声音,不妨再细心听听,“曲曲曲曲曲”、“唧唧唧唧唧”。

  蛐蛐的声声鸣叫,不舍昼夜。深夜,没有它的叫声,仿佛一切都沉睡着,全都寂然着。蛐蛐的叫声,有两重意思。一重意思昭示,沉沉黑夜,还有一脉生气,一线生机,提醒人们夜没有完全沉下去,沉得无声无息,沉得被人忘记。另一重意思,蛐蛐那种表面上连为阵势,实际抑扬悠远的声音,又像催眠曲一般,使人睡得安然,睡得香甜,睡得踏实。由此,使我想起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阳骄叶更荫,岁老根弥壮”。而蛐蛐深夜鸣,愈显夜深沉。

  蛐蛐即蟋蟀。资料显示:蛐蛐属于蟋蟀科,但它仅仅是其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蛐蛐一定是蟋蟀,但蟋蟀不一定是蛐蛐。就好像“氯化钠一定是盐,但盐不一定专指食盐”的道理一样。而蟋蟀,北方人俗称蛐蛐。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野,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在生物分类中,蟋蟀属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经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原先以为,蛐蛐只在夜里叫,其实白天也叫。清早,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撑起雨伞漫不经心地在雨地里走着。秋中的早晨,经过一夜的洗涤,万物湿漉漉的,洁净而滋润。路上的车辆发出轰鸣的响声,单调而乏味。总之,噪声。这时,心系一处,倾听路边花池草丛里蛐蛐的叫声,却是那样的悦耳,如此的清新。仔细辨认,“曲曲曲曲曲”,仿佛是“清清清清清”;“唧唧唧唧唧”,又好像是“净净净净净”。曲曲,唧唧;清清,净净。声相近,音相谐。

  汽车之噪声,是人为之噪声。天籁之鸣叫,属自然之美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