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布谷
从2000年至今,中国马上走进新世纪的第十二个春秋。这12年,是中国发生聚变的12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12年,首先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12年。
一个节目能够存活十多年,却又不依靠收视率来判定节目质量与价值——《对话》,是电视产品的一个异数。当一个对高端嘉宾对话的节目,遇到一个与世界对话的时代——这也是一种接轨。
《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系“《对话》思想作品系列”第一部,系《对话》节目制片人、前栏目统筹激情力作,CCTV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亲自作序,多名中外知名企业家联袂推荐,不仅重现《对话》捕捉的人物有血有肉的言行,更为读者挖掘著名企业和企业家在过去12年商业的关键时刻不为人知的前线故事。
作为高端的精英聚会,《对话》开播12年来,深度接触记录了时代主角们的心路历程。已有十数位国家、地区首脑,近百名省部级官员,300多位世界500强CEO作为嘉宾,他们都在“《对话》节目思想系列”之中留下自己耀眼的光芒。
《对话》节目因为其非常定位和独特视角,往往能够捕捉到各大经济事件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在可见的时代,我们或许忽略了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件,或许对这些人物耳熟能详,但是却未必追究过它们实质的真相。TCL或者联想,或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最风云的元素,但是它们却曾各领风骚。
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的话说:“《对话》作为一个财经频道开播11年的电视栏目,一个年广告收入过亿元的电视产品,一个拥有众多高端拥趸的文化品牌,仅仅通过电视屏幕,已经无法完全体现它的魅力和内涵。”
对此,作为《对话》节目的制片人、创立者,陈红兵难掩的不仅是对自己能够提前预知和把握的欣喜与自豪,更多的,反而增加了某种沉重与责任。
12年之前,或许连创办《对话》的陈红兵都不曾想到,未来十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会在什么样的道路上驰骋。但是,却有那一部分人把握住时代的脉动,拿捏中国与世界休戚相关的气息,并且怂恿或鞭策这种异动走到前台,走上荧幕——并且记录下他们,并定格了他们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12年之后,再次回望、理顺,不想却发现,那些闪光单零落的片段,被时光串联成一个轨迹,一种见证:见证了中国未来的方向和脉络。可见他在总结之余有一些骄傲,但是更多的却是骄傲背后的责任:正是他们记录和保留了这些关系重大的历史瞬间,并将这些瞬间的华彩重新绽放。
(书名:《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作者:陈红兵、李晓红,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