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毅) 日前,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2012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旨在广泛收集和反映青少年意愿呼声,协助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密切与青少年的联系,探索共青团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该活动从2011年8月持续到2012年“两会”结束,省、市、县三级团委同时开展此次活动。活动安排分4个步骤,即前期调研(2011年8月至11月),围绕活动主题或二级议题深入调研,形成共青团的意见建议;凝聚共识(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围绕活动主题举办好各级“两会”前的“面对面”集中活动,争取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形成较为一致的思想认识和成果;集中呼吁(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 “两会”召开期间,各级团组织要发出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权威声音;后期跟办(2012年“两会”后),以提案建议的办理为切入点,做好有关建议的跟踪落实,推动活动取得实效。
团省委要求,此次“面对面”活动是全团统一的、按照法定路径反映青少年普遍性诉求的活动,要在2011年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为主题开展“面对面”活动的基础上,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具有建设性的调研成果。
新闻延伸
“面对面”活动由来
团十六大以来,团中央书记处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在履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职能中强调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三个结合、一个制度性安排”),在全国普遍开展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面对面”活动已经成为共青团引导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成为共青团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小 青
“面对面”活动往年主题
2009年主题: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服务青年迫切需求。
2010年主题: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1年主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小 青
“面对面”活动品牌内涵
品牌内涵之一:
畅通拓展“听”的渠道
如何了解和把握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反映他们的意愿呼声,进而做好引导青年的工作,是值得各级共青团组织共同思考的问题。
“面对面”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团组织针对广大青少年普遍性利益问题,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准确掌握信息。
品牌内涵之二:
探寻沟通交流的新方式
坚持按照法律规定的组织化渠道和制度化安排办事是“面对面”活动必须坚持的原则。
各地坚持通过组织化渠道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活动。一些省市团委通过定期送阅信息、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工作汇报等方式,加强与人大、政协和代表、委员的日常交流,一些省市团委与人大、政协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并建立了对提出有关青少年的提案和建议的代表、委员进行回访的制度,强化和巩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为“面对面”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品牌内涵之三:
探索“说”的途径
参与“面对面”活动的主体是共青团、青联系统的人大代表和共青团、青联界别的政协委员。
在各地有特色的活动中,各级团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活动主题,向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绍团组织的调查、分析和意见建议,广泛争取支持,并努力形成较为一致的思想认识和成果。 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