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组建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活动。
王 平 摄
本报讯 近年来,修武县以“亲情关爱,感动服务,让每一个计生家庭都幸福”为活动主题,坚持面向家庭,服务群众,有力促进了全县婚育文明建设。
丰富宣传载体,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一是搞好环境宣传。该县依托云台山旅游资源优势,将婚育文化与旅游宣传融为一体,通过设立婚育文化公益广告画、婚育文化园地等形式,打造覆盖城乡的户外宣传网络。二是规范阵地宣传。利用县、乡、村三级人口学校,建立多功能生殖保健宣教室,为群众提供生殖健康咨询宣传服务。三是创新传媒宣传。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今日修武》等媒体开设《婚育新风》专栏节目,宣传新型婚育知识。四是依托活动宣传。该县人口计生部门主动与相关部门配合,构建文化宣传联合互动格局。通过举办“计生杯”民间故事大赛、婚育知识竞赛、科技知识讲座,“计生心连心文艺宣传百村行”、“婚育文化公益电影”下乡等多种活动,让群众在休闲中接受新型生育文化教育。
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一是政策推动。该县建立并落实了农村计生女孩家庭奖励制度、计生家庭子女考试加分制度、“阳光安居”和“阳光助学”制度,使计生家庭真正在经济上得实惠。二是帮扶拉动。建立计划生育“亲情救助公益金”制度,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为有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计生家庭提供救助;开展县直单位结对帮扶计生困难家庭等活动。同时,该县农、林、水、科技、金融等部门,发挥部门优势,采用资金扶持、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帮助计生家庭发展致富项目,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基地带动。建立小康工程示范基地,实施基地带动项目,采用“基地+农户”的形式,吸收计生贫困户进入基地发展生产,并为计生户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计划生育贫困家庭逐步走上致富之路。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了64个精品小康工程示范基地,各级共注入资金250万元,吸收836户计划生育家庭进入基地经营。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一是搞好家庭健康服务。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活动,实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检查等形式,分别对母婴、青少年和中老年等人群开展服务,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二是抓好优生促进工作。该县从2007年开始,按照“政府埋单、全程服务、城乡同步、群众受益”的基本政策,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一级预防工作。2009年,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与出生缺陷干预同步开展服务。三是解决计生家庭养老问题。该县逐步形成了“一奖三补”的养老政策体系,先后投资2700万元,新建了2个县级中心敬老院和4个乡镇敬老院,基本满足了全县五保老人、优抚老人和计生老人的入住需求。该县还积极探索社会养老新模式,去年投资4000万元开工建设了集养老、托孤、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修武县社会养老福利中心。
(修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