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苗、郭慧敏)“快来人呀,这里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人员,请我对面穿蓝色衣服的这位男士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后告知我,现场有急救知识的人员请一起帮忙……”9月20日,在凯莱酒店会议室内,市红十字会的急救指导员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心脏复苏和创伤救护技能。旁边,焦作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一线工作人员也跟着急救指导员认真模拟胸部按压。这是市红十字会面向企业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一个场景。
活动现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利用多媒体讲解了触电、溺水的现场急救方法和心肺复苏的有关技巧,通过人体模型现场为大家讲解人工呼吸、心脏胸外按压的基本知识、动作要领,还演示了创伤救护技术。
急救指导员告诉记者,正确的现场急救可大大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时间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然而,在抢救的黄金时间里,在病人身边的大多不是专业的急救人员。当面对突然昏厥、意识丧失、奄奄一息的患者时,人们常常因没有掌握急救技能而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甚至延误抢救时机。
在操作演示和人体示范互动环节时,大家热情高涨,争先要与人体模型“零距离”接触。一位男士给模拟人做了两个循环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后,累得直喘。他说:“学会现场急救,在危难时刻可挽救他人的生命,也可以自救。”
经过四个小时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位企业人员表示:“急救方面的知识不一定经常使用,但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据了解,为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把意外伤害造成的伤残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自2002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先后对机动车驾驶员和工矿企业、学校、电力、旅游等行业有关人员进行了急救知识普及,并深入社区、农村、景区,向群众宣传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急救技能,使10万余人次受益,培训红十字救护员3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