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以“绿色交通,城市未来”为主题的“2011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9月22日在我市开展,该活动旨在鼓励市民通过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提高市民对使用小汽车出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的认识。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对“绿色交通,城市未来”有怎样的看法呢?
9月22日上午,记者从市车管所了解到,我市今年新增车辆4万多辆(不含摩托车)。今年30多岁的市民白先生每天都要坐单位班车上下班,谈到“绿色出行”,他认为通过举行无车日活动,能够唤起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改善城市环境的意识。他说:“近年来我市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明显比原来拥堵,空气质量变差,举办无车日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但是仅靠这一天的活动是不够的,这需要人们持之以恒地坚持。”
白先生建议,政府单位的公务车要实现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有私家车的市民上班尽量少开私家车,距离稍远的可以乘坐公交车,距离较近的可以步行或骑电动车,这样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80后”邱先生经常为找停车位而烦恼,他说:“现在私家车的增多造成道路越来越拥堵,有时候开车出去找个停车位都很困难。”
邱先生说,要想使城市变得不拥堵,就要从源头上控制私家车的数量,不能一边刺激老百姓买车,一边又限制其驾车出行。同时,要从技术层面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无车日活动旨在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但是参加工作4年的小张却打算攒钱买车,他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小张,在刚上班的一段时间,因为公交车不准时,导致他迟到了好几次,后来为了不再迟到,他只能提前出门等公交车。
“我已经开始计划买车了,有车之后就不用再担心因等公交车而迟到。”小张说,“我也知道城市会因为私家车增多而越来越拥堵,如果公交系统能够更完善一些,我还是会选择公交车出行的。”
“80后”网友“论坛退伍兵”在谈到焦作无车日活动时说,无车日不能仅仅是作秀,城市要想畅通出行,就应该大力提倡公交先行,因为公交车载人较多理应比只载一人的私家车享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另外,该网友针对我市拥堵的情况,还提出应该尽快打通老城区的断头路,减少出租车的空跑率,在主干道上预留出租车的停车场,提高交通拥堵区域的停车费,引导市民改乘公交车,采取措施防止公车私用、公车滥用,减少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