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毅 见习记者 李 辉
我市第一家重点职业中专、第一家省级重点职业中专、第一家接受温家宝总理视察的职业中专,能够同时兼有这三个第一荣誉的学校便是——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该校率先开通全省第一家“120”农业科技服务热线;2009年3月18日,创办了《职专农事参谋》向农民免费发放;2009年5月1日,开通河南省首家由职业学校师生发起创建的科技网站——博爱蔬菜网。
近年来,随着我市科教兴市战略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博爱职专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当做重中之重,以突出特色,服务“三农”为主体,围绕农字做文章,走出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新路子。
“120”热线——农业科技服务的急救专线
今年年初的一个早晨,还在睡梦中的博爱职专教师王双庆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给吵醒了,前村养牛户刘新启家里的母牛出现早产情况,要他赶紧过去看看。王双庆在电话里交代他赶紧先给牛打一剂催产针以及一些基本操作,随后骑上摩托车赶往5公里之外的刘新启家。
“咋样啦?小牛崽生出来了没?牛没事了吧?”“好了,多亏你及时给俺指导。要不,这几千元钱的东西说没就没啦!”一进门王双庆就赶紧询问母牛的情况。在牛棚里,看到早产后的奶牛逐渐好起来,王双庆又开始详细地给他讲解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方法、如何喂养小牛等知识。
职专老师怎么管起养牛的事来了?原来,该校自2001年开通全省第一家农业“120”科技服务热线以来,农类专业教师轮流在热线值班,用电话及时为农民提供快捷的技术咨询服务,深受农民欢迎。王双庆就是专门为农户提供饲养技术服务的老师。为使农户有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他,他特意向农户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手机一响,他都不厌其烦地给农户解答问题,有时电话里解决不了的,他就亲自跑到农户家中。
目前,该校的科技指导点不仅遍布13个乡镇,还辐射周边的县市。几年来,该校通过热线接受群众咨询近1万人次,无偿上门服务5000人次,使当地的立体种植、特种饲养、食用菌栽培等搞得红红火火,不少群众就是在热线的引导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科技小报——农民生产的好参谋
李贵立是博爱农专的教师,在搞好教学之余,他经常带着学生走出校门,来到田间地头,走进温棚菜园,帮助农民解疑答难,曾经到十几个村开展农业技术讲座。“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经常组织学生编办科技板报,根据时令节气,按地域划分,组织专业小组按时出报,使广大农民及时与科技、市场面对面。后来,我又组织种植、养殖专业的学生编办了《农家咨询》等科技手抄报,适时散发到农民手中,深受农民欢迎。”李贵立说。
为了持续长效地开展为农服务活动,使为农服务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3月,李贵立与毕学明等老师组织发起并创办了《职专农事参谋》科技小报。《职专农事参谋》解析政策、传递信息、推广科技、解疑答难,开设有时政要闻、当前农事、植物医院、畜禽养殖、动物门诊、新品推介、生活百科、健康顾问等栏目。报纸由学校出钱印刷,两周出一期,免费向农民朋友发放,很多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道路,于是有农民朋友评价说:职专农事参谋,不愧为农民生产的好参谋、致富的好帮手。
蔬菜网站——传播科技 服务菜农
2009年5月,李贵立又与窦秋萍等老师组织创办并开通了博爱蔬菜网科技网站。开设了蔬菜新闻、蔬菜医院、蔬菜加工、蔬菜营销等10多个板块,科学指导农民种植蔬菜,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截至2011年9月,网站资料已近5000篇,阅读人次突破30万。谈到网站的下步发展,校长崔艳秋说:“我们的目标是,经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把博爱蔬菜网办成全省一流的蔬菜网,全国知名蔬菜网,不仅仅服务博爱县的蔬菜生产,更要服务河南蔬菜生产,努力为全国的蔬菜生产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