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逛书店,看到一本新书——《爸爸比花漂亮》,不由眼前一亮: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鲜花更多是和美女、英雄、名人粘连在一起的,现用来比喻爸爸,可谓是一大创新,便取下来随意浏览。
该书讲述的是一个美丽坚强的少女,携手父亲共同走过人生低谷、鏖战罹难厄运的亲情励志故事。主人公申媛美,是个既漂亮又充满梦幻的女孩。读小学四年级时,她38岁的爸爸患了卢伽雷病,除脚趾外,全身都无法动弹,也不能开口说话。只有10岁的媛美,便在学习之余,以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担当起了照顾爸爸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整整7个春秋。
作者赵恩美供职于一家杂志社,原是个活泼爽朗健谈风趣的美女记者。但自从结识媛美后,媛美的人生观和对爸爸的爱,彻底改变了她。她说:“自己是平生第一次从灵魂深处被真正感动了,而且是被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所感动。”于是,她和媛美同苦同乐、一起哭泣和欢畅,用泪水和微笑写下了这本近20万字的书。
读罢全书,我也被书里着意铺排渲染的另外一种真实、坚定、诚挚的爱所深深打动了!注目于身边近乎被忽视了的人间亲情,流连于至尊至纯至孝至顺的人伦博爱,委实让人缠绵悱恻、回肠荡气、激情难抑、浮想联翩。也难怪,这个真实的故事,曾在韩国掀起了一股“感动旋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韩国读者和在世的所有韩国总统,乃至感动了整个韩国,被誉为“揭示了父亲节核心主题的最佳礼物”。
也许,父爱不及母爱那般洁白无瑕、清澈晶莹、葳蕤碧绿、温润如玉,但父爱却自有其轰轰烈烈、通明透亮、波光潋滟、滚珠落玉的特色,这种恢弘博大、雄浑深沉的爱,难道不比鲜花更美丽、更芬芳?
(《爸爸比花漂亮》,赵恩美(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