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这是比喻遇到凶险事情时,只有兄弟齐心才能共渡难关、化险为夷。如今商场如战场,凶险丝毫不比打虎弱。在我市摩登街从事餐饮行业的董春轩、董耀华兄弟二人同心博弈商海,成就了一段齐心创业的佳话。
9月22日10时许,当记者走进位于我市摩登街的韩国料理·三千浦烤肉店采访时,服务员在紧张地打扫卫生,做着午餐前的准备工作。该店负责人之一的董春轩正在后厨忙活,另一负责人董耀华也是刚刚忙完菜买的工作。听说记者要采访他们兄弟的创业故事,他俩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生于1978年的兄长董春轩比弟弟董耀华大3岁,董春轩在老家博爱县的一家单位工作,日子平淡如水地过着。1998年,董耀华从我市商业技校毕业后,选择了到北京闯荡,一待就是好几年,先后从事过韩式餐饮、电动车销售、数码相机产品销售等工作。2005年,积累了数码相机销售经验的董耀华获得了某些牌子相机的代理权,他抓住商机回到了博爱,做起了数码相机销售生意。生意顺水顺风,几年里他又先后在沁阳市、温县开了分店,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我们决定开这家韩国料理店的事情是源于兄弟俩的一次彻夜长谈。”董耀华清晰地记得,2008年大年初五的夜里,在家过年的兄弟俩唠起了家常。董春轩向弟弟诉苦说,上班不仅不挣钱还没什么奔头,也想下海经商。哥俩一拍即合,由于董耀华有从事韩式餐饮的经验,他们最终将创业项目选在韩式餐饮上。
想好了就干。第二天,兄弟俩就来到焦作市区考察市场。经过考察,市区虽然已有两家从事韩国炭烧的饭店,但试吃之后,董耀华觉得从菜味、服务、环境等方面,这两家饭店和真正韩国料理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对焦作市的这块市场充满了信心。他们又通过关系,联系好一个吉林省朝鲜族做韩国料理的厨师。找好厨师,紧接着就是找店址和装修。“装修无论从设计和选材,每一样工序都凝结着我们兄弟俩的心血。”董春轩颇有感触地说。经过董春轩、董耀华两兄弟7个月的艰辛努力,2008年7月,韩国料理·三千浦烤肉店开业了。兄长管后厨、弟弟管前厅,二人配合默契,饭店一开业就门庭若市,受到了我市广大青年的青睐。2009年,董耀华放弃了数码相机销售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三千浦的经营当中。和睦的哥俩关系,让熟悉的人羡慕不已。
经过3年多的发展,三千浦烤肉店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可董耀华不满足于现状,经过和哥哥商量,下一步准备引进东北菜系某一著名品牌,把东北菜和韩国料理作一个有机结合,为焦作市民奉献出更具特色的餐饮。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亲兄弟明算账,你们兄弟的账是不是也明算呢?”兄弟俩哈哈大笑道:“账一定是要明算,我们兄弟没有因为钱闹过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