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山阳区被企业职工亲切地称为“110”、“120”,不但全力处理事情,而且帮助恢复心情;一次临时会议,山阳区的“家人”发现职工感冒,会后蜂蜜和鸭梨就被送到了办公室;一个经常在外泡包泡面、点根蜡烛独过生日的职工,这两年在山阳区过的生日热闹了很多……
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见真情的交往,让山阳区和南通集团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去年4月,已经考察一年多的南通集团,还没有最终决定到底在哪建立纺织企业。一方面,南通作为“轻纺之乡”,发展纺织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人主张将企业迁回;一方面,有周边地区出具了更加诱人的条件,希望到对方那里投资。这时,处于被动地位的山阳区并没有主动退出,而是分批邀请该公司的中高层人员,到焦作循环工业集聚区考察,并给他们详细讲解山阳区的相关政策,还承诺一定像在与远大·南北苑合作时一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务。
“企业最讲究实际,那次考察,我们看到了山阳区的真诚,想到了山阳区规定的企业不和部门打交道、企业不和群众打交道的企业服务政策,我们知道,企业入驻重要,但后期跟踪服务更重要。我当场就决定非山阳区不投资。”冯树君说。
很快,冯树君又作出了在山阳区打造远大·未来城和山阳春天两个房产的决定。不久前,他又亲自组织协调浙江、广州的六七十家纺织巨头,邀请牛炎平、郑秋红等该区主要领导一起去当地推介焦作,推介山阳区,当场就有10多家企业老总表示尽快到该区考察投资,加入到占地1000余亩的纺织工业园区建设中来。此前相互交流过的世界一流纺织企业“好百年”老总已先期来到山阳区进行实地考察,留下了两句话:“山阳区是个风水宝地,到山阳区和到家一样。”
“与很多地方相比,山阳区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山阳区委、区政府很务实,真正按照服务企业的理念开展工作,我们愿意在这里投资兴业。”谈起对山阳区的印象,冯海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