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物流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但多数企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层次和水平较低,辐射和承载能力弱,难以适应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沟通、大协调、大流动”的基本要求,需要加快物流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就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规范物流企业命名。我市从事物流业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越来越多,工商等部门在对物流企业的注册登记中,应对其规模、人员、设备、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方面设立最基本的审批条件,对企业名称加以规范,有利于塑造物流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应避免不论企业大小、规模如何、实力强弱都冠以“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之名的现象发生,提高企业主对现代物流业严谨性、规模性特征的正确认识,有益于物流业规范科学发展。
(二)注重提升物流业发展速度。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改变物流业因“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而造成的发展无序、效率低下、承载能力弱、规模效益差等问题。目前,可由市物流办承担全市物流业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对物流业进行统筹管理,以便规范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发展规划应强化时效性。物流业发展规划要突出可行性,坚持持续性,强化时效性,做到物流业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不出现半拉子工程,解决项目“好看”、“好听”但落实不了的问题。三是学习先进经验。应做到视野开阔,经常性地组织我市物流企业学习先进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经验,不走或少走弯路,通过消化吸收融合加快发展,缩短探索过程。四是积极招商引资。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创造条件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物流企业融入国际国内网络,解决因人才、资金不足而影响发展速度的问题。
(三)注重传统物流业拓展转型。由于我市交通基础条件较好,又处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道路运输业起步早,从事道路运输的个体户也比较多。应充分利用这种基础优势,对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拓展转型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加大对分散经营的中小道路运输企业和个体营运户的整合力度。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市物流办统筹运作下,促进有一定设备和人员、有能力从事专业运输物流服务的中小企业并购整合,培育组建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为我市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能源、食品等大型工业企业实施物流业务外包创造条件。
(四)注重用政策推动企业内部物流外包。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主动实行内部物流外包的根本性因素。因此,以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市政府应出台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优惠政策,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现有大型工业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主动剥离自营物流资产实施物流业务外包。另一方面,通过“老企业”物流外包效益最大化的示范作用,将有效提高“新企业”实行内部物流业务外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自营物流,促进工业物流需求的快速释放。
(五)注重充分借用海关助推力。我市对外贸易近些年来较为活跃,如2010年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近17.6亿美元,位居全省第二位。应抓住焦作市海关获批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保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超前规划和预留保税物流项目的建设发展空间,积极申报和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等较大功能的保税区域,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增强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外贸行业发展。
(六)注重高标准建设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现代物流业的核心内容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深层次整合我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金融、税务、商检、交通运输、邮政以及质量技术监督等行业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尽快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为物流企业的网络化运营提供引导和支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业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物流业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