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龙卿
1995年秋季,阳庙肝病专科医院挂牌成立。这里交通便利,就诊人数大幅增加。杜荣星与其长子杜青霖共同坐诊,每天接待肝病患者达数十人。其中,肝硬化、肝腹水等重度肝病患者也多了起来,这让杜氏中医疗法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同时也有了新的总结和提高。
“五通”理论,就是杜氏父子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对肝病认识和治疗的新突破。
所谓“五通”,即人要在气、血、水、痰、食五个方面畅行通达。杜青霖认为,气滞则血淤,血淤则水停,水湿停久则生痰,痰滞胃肠则饮食不通,它们相互为患,引起腹胀、水停、大小便不通等临床表现。在治疗上,当用通气、通血、化痰、利水、消滞方法,并根据具体病情,各有侧重,加之扶正,病情则能在很短时间内得以改善或痊愈。
“五通”理论应用到临床上,为诸多肝病患者奏响了克疾求生的福音。
1999年冬季,省国税局一位领导辗转来到了位于乡下的阳庙肝病专科医院。之前,这位领导因右肋部胀满、疼痛,被诊断为肝癌,曾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家大医院求治。可越治身体越差,以致难以进食,体质衰竭。杜家父子接诊后认为,患者系肝气犯胃,胃滞郁结,而非肝癌,遂用“五通”理论为其治疗。很快,患者疼痛消失,饮食增加,精神好转,一个月后出院,又走上了工作岗位。
1998年,杜荣星作为博爱肝病专科医院的代表,携四子杜红燕出席了第二届国际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会上,他以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生动讲述了数十年来活学活用仲景学说、有效治愈肝病顽疾的体会,赢得了与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好评。同时,他又破解了国内学术界的一个普遍困惑,即仲景方疗效不稳定,原因乃不遵循古炮制。1999年,杜荣星又因在治疗重度黄疸、肝硬化腹水方面疗效显著,走上了全国第二届名老中医颁奖台,被授予金杯一等奖。
因为杜氏中医在肝病治疗方面的显著疗效,杜荣星先后被聘为中华全国中医古籍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国医国药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并被吸收为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华名医协会理事。他的论文《中药大复方治疗肝硬化腹水25例临床研究》、《仲圣疗黄临床探讨》等受到了国家及国际医学权威的褒奖。
咨询电话:13939182039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