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桑桂平 刘建章
杨克伟
“请问刑一庭庭长,你们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如何规范的?请问民一庭庭长,你们是如何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这是近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八楼会议室,市中级法院10名法官代表接受37名人大代表的现场评议的情景,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人大代表对法官采取面对面提问的方式进行评议。
接受评议不含糊
从2011年4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对任命的审判人员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公正司法、履行职责情况,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人大批转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工作情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勤政廉政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议。
“这次评议是对法院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提高法院整体工作水平的良好契机,抓住这次契机,虚心接受评议,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以积极的态度加以整改,用高质量的审判工作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在4月22日召开的工作评议动员大会上,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江金贵明确表态。
6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与20多名同志进行了个别谈话,抽查了10本刑事、民事等各类案件卷宗。同时,面对社会各界发放问卷测评表500余份,围绕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又听取了该院10名法官2009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玲、郑玉清和其他人大代表就群众关心的案件质量、涉诉信访、公正执法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点名提问,被提问的法官进行了现场答复。
一年来,市中级法院共邀请5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案件庭审21起,邀请19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座谈17次,诚恳征求意见和建议,增强审判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对法院干警执法工作做到全程监督。
查摆问题不庇护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不少法官向调研组表示,通过撰写自查分析报告、接受问卷测评、接受调查谈话等人大监督,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推动,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规范了执法行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相如在评议反馈意见时说。
在8月10日下发的《关于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人员工作的评议意见》中,市人大常委会肯定了该院2009年以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少数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不高、一些案件的办理程序还不够规范等问题。
8月30日、31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人大代表对该院立案信访大厅、温县法院和山阳区法院进行了查看,对个别干警存在的工作作风浮躁、为民意识不强、释法说理不到位、对待群众态度冷漠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和指导。
9月7日,该院召开党组会,针对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评议时提出的问题,重点围绕“司法理念、工作作风、群众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八查八看”,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盖。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有14名干警在查摆中受到责任追究。
整改提高不马虎
“整改为了什么?提升法官队伍素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为民、惠民措施。个别法官对待群众诉求态度冷漠、简单粗暴,工作作风浮躁,一推、二拖、三躲。所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在9月9日召开的整改动员大会上,江金贵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这次整改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把9月份定为接受人大评议意见整改提高月,严格从“正、严、透、实”出发,对市人大在各项评议活动中提出的问题逐一剖析、逐项整改,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首先态度要“正”。9月10日,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陈红岩在主持召开的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对“整改提高月”进行了再部署,确保全院干警从思想上、认识上端正态度。其次要求要“严”。要求干警在查摆过程中对照“八查八看”,逐项查摆剖析,认真整改。同时,查摆要“透”。规定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查摆时间,采取自查互查方式,在队伍建设、个人素质、办案质量和效率、案件办理程序等方面挖深挖透。最后,效果要“实”。以这次人大评议为契机,全体干警要切实做到司法作风改变明显、服务意识和能力素质显著增强、工作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率。
通过深入学习、自查剖析、积极整改、建章立制,目前,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法官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司法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的程序进一步规范,审判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