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8月中旬以来,我市连续近20天的降雨严重影响了获轵线改建工程建设进度。为把耽误的时间赶出来,国庆节期间,全线不仅没有放假休息,更是抓住天气晴朗的机会,开足马力、保质保量抢进度。”10月7日,市公路局局长唐毅在获轵线改建工程施工现场对记者说。
据介绍,S309获轵线是武陟、温县、孟州等县市的重要运输通道,由于车流量大,路况损毁严重。今年8月20日,我市决定对获轵线获嘉交界至温县大练线段进行改建。市公路部门对改建工程采取半封闭作业模式,分五个工作面推进,并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刨铣机、摊铺机、碎石同步机等现代化的大型施工设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驱车奔走在全长46.437公里的改建工地上,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大型施工设备和施工队伍随处可见。唐毅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施工期间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市公路局统一制作了施工标志和安全防护栏,明确规定了设置要求,并让保通人员全天24小时上路执勤,做到施工现场不失控、车辆不断行。
在施工一标段,记者看到监理王东正在现场监督,不时拿出尺子测量水稳层的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工人上班我上班,工人下班我还不能下班。”王东笑着说,“我的工作就是时刻监督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试验段测算出的技术参数施工。”站在一旁的项目经理张文豪接过话说:“赶工期是赶工期,但是施工质量是有严格保障的,你看,拌和站的中心实验室对每个批次的拌合料都要进行水泥剂量检测、烧含水量试验、筛分(控制石子、石粉、石屑的配比)等,保证拌合料的质量,施工现场更是严格执行施工程序。”
在二标段小徐岗处,路面损毁情况严重,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开挖处理。“别看这段路只有462米长,我们可是花了大力气。”现场负责施工的张本金说,“路面挖开后,降雨断断续续,为铺设水稳路基,施工人员就反复挖出稀泥填充好土,有四五次之多,最深处挖一米多深,但考虑到工程质量,这是必须的。”二标段二工区正在摊铺沥青路面,冒着青烟的沥青刚被摊铺到路面上,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就轮番上阵,密实而平整的柏油路面很快诞生。施工人员原如震利用工作间隙,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倒了一碗工地准备的大米汤喝了起来。“熏人得很,沥青有100多度呢,要不达不到施工要求。”他说。
据悉,预计11月中旬,获轵线改建工程全线沥青混凝土上、下层全部完成,路面标线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