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捐款换来的,往往只是未来“说上几句话”的机会。至于操纵竞选,那是谈不上的。
如果想了解企业与团体在选举中能够无限制地花钱会是什么样子,弗吉尼亚州是很有意思的样本。根据该州的选举法,任何美国企业和公民在州一级选举中都可以任意捐款,但每一分钱都必须向选举委员会报告并通过互联网公之于众。
人们会以为,如此宽松的规定势必导致大资本“购买”选举,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简单——企业的钱也是私人的钱,股东们和私人一样,不会随意地将金钱挥霍掉。以我在弗州选举中的经验来看,企业的捐款总会遵循下面几条原则:
第一,财大气粗的企业不会只给一个党捐款,两党从企业那儿拿到的钱都不少。不同行业的企业在捐款中有倾向,比如,金融界与高科技企业的钱更多去了民主党,能源特别是石油和煤炭企业的钱去了共和党。这当然与两党的政策取向有关,但也是因为金融业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在民主党势力大的北方与西海岸,油田、矿山则集中在共和党势力大的南方。
第二,来自企业的捐款是分散而非集中的。也就是说,这些捐款多数是给到候选人手中,只有少部分给了两大党的委员会。因此,候选人与企业的关系,对于是否能拿到钱就很重要。比如在律师行工作的律师,就总能通过自己的同事和关系户募到不少钱。
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捐款总是投给现任的官员、议员或是有希望获胜的候选人。因为这部分人有机会参与制订议案,而这些议案总与一定行业的利益相关。当然,如果立法时触犯了某些企业的利益,也会导致后者将金钱投入到反对阵营中。
对于企业来说,最精明的办法就是两面下注。以弗吉尼亚电力公司为例,它在2009年投入了81万美元,42%给民主党,56%给共和党;可往前推一年,该公司给两党的捐款基本持平。再仔细研究一下捐款记录,就能发现它总是将钱投给那些最可能获胜的候选人,党派倾向倒在其次。
企业给的捐款固然不少,但到了每个具体的候选人那里,基本上找不到一家企业或一个行业“包揽”竞选经费的情况。
青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