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财政局认真学习贯彻《指导意见》
市财政局进一步创新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企业所得税超亿元
扎实推进强农惠农资金清理检查工作
节后督察《廉政准则》贯彻情况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税收收入首破两亿元大关
用微笑打造最美名片
搭建网上纳税服务平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度重视 行动迅速 措施有力
市财政局认真学习贯彻《指导意见》

作者:金桂香 通讯员李新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金桂香 通讯员李新龙)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我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省、市领导对我市发展寄予厚望。市财政局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支点和蛋糕酵母作用,努力把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市350万人民群众。

  凝心聚力,用机制创新营造项目建设新氛围

  《指导意见》下发后,市财政局积极行动,组织班子成员和科室主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迅速成立由局长申相臣任组长,预算编制局、农业综合开发办、经济建设科、企业科等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原经济区建设项目对接财政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我市建设项目对接的财政支持服务工作。

  市财政局建立组织保障新机制,一是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三化”协调发展与我市新型工业城市、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选准选好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用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高效推进,狠抓落实。严格落实市长孙立坤提出的“五个一”工作法,一天一次联审联批碰头会、一周一次项目推进会、一月一次项目进度通报、一季一次项目观摩讲评会、一年一总结,形成了人人想项目、人人懂项目、人人跑项目、人人干项目的浓厚氛围。三是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大办制”外圆内方优势,适时适度适宜跨越领导分工和科室界限,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发展动力,形成政策审批、资金拨付、绩效评估、跟踪服务快速通道,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服务项目能力和水平。

  关键在做,用实际行动撬起焦作发展新支点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实现焦作大发展,重在行动。《指导意见》下发后,市财政局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紧紧抓住政策赋予焦作的难得机遇,创新思路,优化流程,全力做好项目对接服务支持工作,勇于作为、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财政奖励、补助和税费优惠等财政政策,加大省内外大型企业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整体内迁的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有利于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基地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园区、优势企业集聚。选择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完善以提高产业、产品附加值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引导行业企业由资源能源消耗向技术创新转型、由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型。

  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机具补贴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单产能力。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引导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支农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制定财政配套政策,逐步引导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通过规模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着力支持发展现代化的规模养殖业、屠宰业、加工业,拉长畜牧业产业链条,打造农牧业知名品牌。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立有利于城市结构在全市范围内优化布局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快焦修博一体化和焦作新区建设步伐,促进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铁路网、公路网、水网、林网、电网、通信网“六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功能。重点支持南水北调观光绿化带、黄河文化旅游园区等项目建设,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以物流业、服务业、城中工业企业外迁、城乡公交为重点,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力推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