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晓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秋收过后,小岩村的田里来了5辆耙地车,与一般农机作业不同,这些农机手一不问作业地块是谁家的,二不量作业面积,三不收作业费用,到底怎么回事?“这是村里每年给群众送的‘免费机耕大礼包’,我们这些农机手的自家地耕耙也不用掏钱,而且村里还给我们开工资。”10月11日,正在该村作业的农机手安留成对记者说。
小岩村位于武陟县城乡接合部,很多村民在外务工,劳动力缺乏。为让在外务工人员安心打工、在家村民省心,该村去年集体购买了一些农机具,组织了一个农机服务队,开始为村民免费服务。
“去年5月,村里买了5台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并组建一支免费农机服务队,每年挤出近40万元用于全村6000多亩地的农机作业。虽然出资多了,但统一耕耙收到了很好效果,全村粮食增产又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高保民高兴地说。
今年,该村专门挑选责任心强、驾驶水平高的11名机手轮流作业,每天7时上班,晚上有时加班到深夜,每人每天发放150元,还将重奖表现好的机手。
在免费机耕服务队的参与下,小岩村的三秋进度明显加快,预计较往年缩短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