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课后,人们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作了深刻的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整整一生,而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阅读,经常阅读,终生与书籍为友。
众所周知,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必须不懈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广为涉猎,兼收并蓄。教师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濡染自己,在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反之,若教师知之甚少,教学时定会捉襟见肘、茫然不知所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想这里的“好学”指的就是要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带头去读书,才能影响并带动每一个学生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