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建明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修武县五里源乡磨台营村里,家家户户都把收获的玉米摆在家门口晾晒,劳作了一晌的村民坐在街头,端着饭碗边吃边聊。当看到10岁的李军挎着书包,一边走一边踢着一截玉米棒回家时,村民们把声音压低了,他们嘀咕:“真是个苦命的孩儿。”
2006年,当时5岁的李军在一次车祸中被挂伤胳膊,大夫在进行血液化验时发现他的白血球含量异常的高,后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查,被确诊为肾功能综合征。
从此以后,李军的家庭便陷入了不断借钱与四处求医的循环中。2007年,李军在北京做完肾穿刺后,李母因无法承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与李父离婚,留下一个残破的家。当记者问李军是否想妈妈时,他的目光在爷爷和姑姑脸上扫了一遍后,低下头说:“我不想。”
去年冬天,李军的父亲李红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却因工地老板卷财潜逃,没带回一分工钱,全家人在无奈中度过春节。节后,即将踏上南下列车的李红伟对姐姐李海梅说:“姐,这一次我要是再拿不回钱给孩子看病,我就没脸回来了!”从此他便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李军全身浮肿症状愈加明显,可是医药费还没有着落。今年7月,李海梅毅然加入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邻居袁全香告诉记者,孩子这种肾病也不是不治之症,他年龄小,采取对症下药的治疗手段和适当的辅助疗法,痊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为了筹集医药费,李海梅想到县城的采血处献血挣钱,却被告知献血只能得到一份营养品;她又决定骑电动车到县城卖菜。在一个雨夜往家赶时撞上隔离墩,电动车摔成了两截,自己的右腿也摔成了重伤。李军看着躺在地上满身血污的姑姑,哭着说:“姑姑,你不要再为我操心了,我活不成就活不成吧。”而此刻李海梅已经分不清流在脸上的是雨水还是泪水,她说:“姑姑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你的病看好。”
回去之后,李海梅把自己为刚考上大学的女儿筹集的5000元学费拿出来为李军看病,而女儿却只能选择复读,来年再考。
近日,当记者再次来到李军家时,李海梅七拼八凑了几十元钱,带着李军去附近一家私人诊所打针。“目前已经借了七八万元了,再也借不来钱了。”李海梅说。 打针时,李军忍着没有喊一声痛,但是在诊所外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由爸爸妈妈陪着前来看病时,年幼的他忽然趴在路边泣不成声。 事后他告诉记者:“我想妈妈。”
(本栏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田建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