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10月14日上午,在沁阳市柏香镇大位村一个梨园里,正在采摘晚秋黄梨的梨农吕国富感慨地对记者说:“看来农民要增收,还得靠科技,明年俺还这样搞!”
2007年,吕国富采用密植整形种植新技术,栽种了1.2亩晚秋黄梨。去年梨树挂果,但果实又小又少。经过向果树专家请教,他把自家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液灌到每棵梨树根部,不仅有效防止了蚜虫、红蜘蛛等虫害,而且减少了梨树落叶,保证了梨树长势强劲。
看着丰收的黄梨,吕国富随手摘下一只熟透的黄梨让记者品尝,果然酸甜香脆,果肉细腻且没有果渣。“去年,一亩梨树收获的黄梨只有1500余公斤,纯收入3000多元。今年除用沼液灌溉树根外,没有施用任何化肥,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他说,“同样是这些梨树,今年结的梨个大、均匀、产量高,每亩可收获黄梨5000多公斤,每亩纯收入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