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俺村小杂果生产基地是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9年基地种植的苹果还荣获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今年俺村的杂果销路前景喜人,种植的400亩杂果产量可达4万公斤,这都要归功于区农林水利部门的大力扶持呀!”日前,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村党支部书记连足义笑呵呵地介绍道。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站区农林水利局以“三个干什么”实践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南部平原地区发展温室大棚,形成蔬菜种植基地,重点引导府城街道启心、南敬、北敬等村发展大棚蔬菜和花卉苗木种植,目前已累计发展蔬菜种植3000亩、花卉种植500亩;在回民聚居区造店村发展奶牛饲养业,逐步形成饲养专业村;在北部山区推广发展山区立体农业,整合退耕还林、科技扶贫等多方面政策资金55万元,先后引进苹果、薄皮核桃、白沙杏等国内外优质果树新品种,新增葡萄、樱桃等果树面积1000亩,且扶持山区农民进行林下饲养、种植,新增土鸡散养户8家,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形成了山区特色种植农业。同时,该局鼓励农民建立小杂果种植合作社,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区有3种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生产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其中荣获省、市级示范合作社称号5个。
该局还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抽调全区15名农业技术员分包35个行政村,为每名工作人员发放了农业技术下乡工作证。今年年初以来,该局印发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卡和小麦春管技术要点4000份,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300人次。
(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