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刘爱娟
日前,记者在孟州市槐树乡汤王庙村果园看到,经过秋雨的洗礼,这里的苹果显得更红,硕大的果实挂满枝头,举目望去,一棵棵苹果树旁果农正忙着采摘。该村苹果种植带头人、党支部书记赵发明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的苹果远近闻名,市场售价每公斤比普通苹果高出1元多,这是去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带来的实惠啊!”
该村位于黄河北岸的丘陵地区,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典型的丘陵微酸性土壤,再加上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等,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环境。
就是这样一个苹果专业村,去年全村300多户人家仅靠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供电,村民们发展林果业经济受到了限制。因为缺电,村民们种植苹果的灌溉用水缺少,干旱季节,眼看水在岭下,就是难以提灌,靠肩挑不是杯水车薪,就是远水难解近渴。
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电力公司实施了遍及乡村的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在槐树乡,和乡供电所临近的汤王庙新村被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科学的规划施工,汤王庙新村架起了新的电线杆,更换了大容量的变压器,架设了改造后的新线路,高压线杆立村头、进地头。昔日缺电村经过新一轮升级改造,处处旧貌换新颜。
据槐树乡供电所的卜阿宝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孟州市电力公司在汤王庙架设改造10千伏线路6千米,改造400伏线路20千米,新建提灌站2个,安装改造配电变压器4台,改造接户线26500米,安装标准化照明配电箱300个。改造完工后,村民用电更加可靠,由此也给苹果生产带来了无尽的便利。
供电局面的改变,为汤王庙村发展特色林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汤王庙村果农李娟说,因为地头有了电源,她家今年在种植红富士苹果的基础上,还种植了皇家嘎啦、桠枫、美八等品种苹果。她到地头后,一按电源,水源自来。因为有了电,就连给果树喷药(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药液)也能通过电动喷雾机来完成,往年一个人管理1亩果园都累得够呛,有了电,她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3亩果园。
“有电有水,苹果就能增产,在苹果园里种上了白三叶草,这样能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增加苹果的含糖量。苹果园实现了电气检测、灯光杀虫、自动浇水,这种科学的栽种方法,已被列为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种植的苹果售价每公斤要比普通苹果高出1.6元呢。”赵发明说,“10月份,我还要带着黄河明珠牌苹果参加在郑州举行的第四届农产品展销会,到那时,俺村的苹果就更值钱了。”
记者还从孟州市电力公司总经理薛双勋那里了解到,今年,为加快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投资1.71亿元新建110千伏海头变电站和110千伏嘉鹏变电站,增加主变容量20万千伏安,已形成以廉桥220千伏变电站为主网架、5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12座35千伏变电站覆盖各乡镇的坚强电网,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公司加大农村配网改造力度,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4.18千米,改造11.609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15台,新建400伏线路3.5千米,改造4.875千米,已完成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