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颖江
今年9月份对于王先生一家来说可谓是大悲大喜的一个月。这个月,王先生突发疾病,生命垂危;送到医院后,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四科主任黄华带领医护人员愣是把他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那么,王先生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又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蹊跷的疾病
王先生今年40岁,平时身体一直很好。9月11日早晨,他起床后感到四肢无力、口渴、心慌,但这些异常并没有引起注意。就在他洗漱后吃早餐时,感觉右侧身体有些麻木,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身体歪向一边,他的爱人见状连忙扶住他,并招呼孩子拨打120急救电话。
起病急、发病快,前后不到20分钟,王先生整个人就瘫了。“这病来得也太蹊跷了,刚刚还好好的一个人,说不中就不中了。”眼睁睁看着丈夫发病,他的妻子却无法向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只是反复地说:“太快了,太快了。”
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四科主任黄华在为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作出诊断,王先生患的应该是由低血钾导致的周期性麻痹。很快,检验科的血液检查报告以及其他各种检查结果相继证实了黄华的诊断。
与时间赛跑
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的疾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将威及患者的生命。诊断明确了,黄华立即给予患者补钾等对症治疗。很快,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由于低血钾周期性麻痹往往不会单独发病,会伴发其他疾病,黄华就邀请其他科室专家一起为其会诊,并制订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时间就是生命。在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时间显得特别宝贵,分分秒秒都不能浪费。从王先生被抬进医院的那刻起,内四科医护人员就是按秒来计时,抢救王先生生命的。
纠正血钾含量、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经过紧张的抢救,王先生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对王先生的抢救中,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黄华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多表现为清晨醒来发现四肢麻痹,常由下肢开始,逐渐波及上肢,呈双侧对称性。常见的诱因有过度劳累、饱食、寒冷、感染、创伤、焦虑等,通常在饱餐或激烈运动后的休息中最易发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一般在20~4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由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脑血管疾病,因此正确诊断很重要,如误诊易耽误病情,这种病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或者致瘫。
黄华说:“低血钾周期性麻痹这种疾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首次发病时,家属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神经科就诊。疾病治愈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刺激、过饱或饥饿、情绪紧张等,同时要做到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