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鹏飞
随着气温日渐下降,到市中医院门诊输液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逐渐增多,尤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老年人心梗复发的情况更为多见。对此,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晓明提醒,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季节转换时更需要警惕生活中的小细节,避免疾病复发。
血压突降要留意
52岁的李先生患高血压病已有多年,由于平时较为注意,他的血压一直控制得比较好。3天前,李先生骑车外出时,突发心绞痛,大汗淋漓不止,最后竟然疼得从车上摔倒在地。他到附近诊所输液治疗后,心绞痛才逐渐缓解。
次日,李先生到市中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王晓明接诊后,经过为患者仔细检查,发现李先生的血压突然降低了。临床经验丰富的王晓明马上意识到患者很可能是患上了急性心肌梗塞。
经过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出现了急性前壁大面积心肌梗塞。王晓明立即安排担架车将李先生送到CCU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终于转危为安。
“事实上,患者的突发心绞疼已经显示了急性心肌梗塞的征兆。但患者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错过了早期溶栓和打通堵塞血管的机会。”王晓明说,“因此患者一旦有发作心肌梗塞的前期征兆,需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感冒诱发风心病
58岁的张先生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一周前,由于外出受寒,不慎患上了感冒,出现全身酸痛、咽痛咳嗽、发热怕冷的症状。
因为家中生活较为困难,张先生就没有及时服药治疗,以为过几天感冒就会自愈缓解。但没想到几天后,病情却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张先生除了心慌咳喘和胸闷憋气的症状加重外,甚至连晚上平躺睡觉都觉得困难。尤其是夜间的阵发性咳喘十分严重,吐出的也是粉红色的泡沫痰。
于是,家人急忙把张先生送往市中医院心内科就诊。王晓明接诊后,发现患者不但两肺内有湿罗音,口唇和背部皮肤也出现了大面积紫绀,且双下肢高度浮肿,甚至测不到血压。
依据病情和检查结果,张先生最终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并且心动过速,很容易出现心梗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重。
事不宜迟,王晓明及时为患者采用了西地兰强心、抗心律失常等抢救治疗后,张先生的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缓解。
王晓明说,事实上很多严重的疾病几乎都有它的诱发因素。因此,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切不可轻视小小的感冒,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使小病发展成大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专家简介:王晓明,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市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级河南分组成员,省中医管理局“112”人才培养对象;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顽固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肺性脑病等。
热线电话:155039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