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刘正文)连日来,围绕《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新区积极抢抓机遇,谋划重大项目,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
10月13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在新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后,新区随即召开班子扩大会议,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学习传达孙立坤的讲话精神,对照市领导提出的每一项要求,对新区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是科学谋划项目。新区紧紧围绕《指导意见》支持的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超硬材料、高强轻型合金、动力电池、电动汽车、光伏材料、纤维乙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去谋划项目、推进合作;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我市六大支柱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以及专业园区建设规划、围绕新区三大支柱产业和“六园一区”规划,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对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二是科学筛选项目。新区在前期筛选的总投资235亿元的79个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全方位收集整理项目信息,从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化、新型城市化、自主创新类、基础设施类、农村安置类、社会事业类、生态环保类、新型服务业、服务高效能、功能配套类和新型金融服务类等方面运作项目,充实项目。三是切实搞好项目对接。新区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了解分析上级资金投向,加强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共享信息资源,切实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做好产业转移对接。按照“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加大项目承接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畅通项目对接渠道。围绕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好区域对接。坚持以东部沿海地区和境外相结合,突出抓好韩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的产业对接,主动加强与其他市县之间的联系。做好项目对接。对已签约和明确了初步意向的项目,每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一个班子专抓,盯死看牢,并对项目洽谈、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生产经营实行全过程负责,明确利益和责任机制,对因工作不到位导致项目流失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全力推进项目。新区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项目推进机制,确保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奠基项目尽快开工、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在谈项目尽快签约、意向项目紧紧跟踪,尽快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对今年三批开工的45个项目、续建的21个项目,逐个盯死看牢,分包责任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蒙牛二期、卓林公司等重点项目加快进度,厦工二期、光电园区二期、厦工配套园区、标准厂房区尽快开工,河南理工大科技园和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汽车工业园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攻目标,对已引进的东方今典总部经济园、中华新天地购物广场、通络中成药胶囊等项目,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尽快落地;投资20亿元的光电产业园三期项目、投资10亿元的兵装项目、投资10亿元的生物医药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青少年科技创意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轻型直升机项目和总投资15亿美元的单轨列车生产制造项目等大块头项目开阔思路,紧密跟进。